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陜西省 > 渭南市 > 澄城縣 > 交道鎮(zhèn)

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交道鎮(zhèn)

[移動版]
地名:交道鎮(zhèn)隸屬澄城縣
區(qū)劃代碼:610525105代碼前6位:610525
行政區(qū)域:陜西省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行政級別:鎮(zhèn)車牌代碼:陜E
長途區(qū)號:0913 郵政編碼:714000
轄區(qū)面積:約96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2.4萬人
人口密度:250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10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交道村~200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老鎮(zhèn)即為秦、晉、魏三國交通要道,加之又設官驛、客店、酒肆,遂成自然集鎮(zhèn),由此得名![詳細]
北社村~202村莊
1958年成立北社大隊,1984年改為北社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中社村~203鎮(zhèn)中心區(qū)
1958年成立中社大隊、彭家河大隊,1984年改為中社村委會,2015年彭家河村村民委員會、中社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中社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南社村~204村莊
1958年成立南社大隊、楊家?guī)X大隊,1984年改為南社村委會,2015年楊家?guī)X村村民委員會、南社村村民委員會合并為南社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阿蘭寨村~205村莊
1958年成立阿蘭寨大隊,1984年改為阿蘭寨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卓里村~207村莊
1958年成立卓里大隊,1984年改為卓里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樊家川村~208村莊
1958年成立樊家川大隊,1984年改為樊家川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王村村~209村莊
王村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勸母村~211村莊
1958年成立勸母大隊,1984年改為勸母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楊家村~212村莊
1958年成立楊家村大隊,1984年改為楊家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地名由來:

因該地春秋時期恰處秦、晉、魏交通要道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09年8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交道鎮(zhèn)為陜西省重點鎮(zhèn)。

基本介紹:

交道鎮(zhèn)位于澄城縣中部距城南10公里處,地勢北高南低,鎮(zhèn)址海拔615.6 m,最高海拔634.3 m(北社村東),最低海拔406.9m(卓里村西固市),年平均氣溫12.5℃,≥10℃的積溫3935.6℃,年降雨量平均為532.8mm(最大降水量為950mm,最小降水量為388.9mm),無霜期210天(初日10月下旬,終日4月中旬),年日照時數(shù)為2547小時。15個行政村,94個村民小組,51個自然村,5500戶,2.4萬人,地域面積為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5.6萬畝,宜林面積2萬畝,可灌溉面積2.3萬畝。主要產業(yè)有:糧、棉油料、蘋果、紅棗、花椒、蔬菜;豬、羊、禽等。該地區(qū)屬渭北高塬半干旱

+查看詳細交道鎮(zhèn)概況>>

文化旅游:

龍首壩

龍首壩龍首壩是一座石拱滾水壩,它橫跨于澄城縣交道鎮(zhèn)樊家川行政村管轄的狀頭村村西,處于與蒲城縣西頭鄉(xiāng)交界的洛河下游。因建于漢武帝時創(chuàng)建的龍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該壩是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

歷史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正南區(qū)(區(qū)政府駐交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實行聯(lián)保制,設交道聯(lián)。

1950年7月,行政區(qū)劃調整后屬五區(qū)(交道)。

1955年2月,設交道鄉(xiāng)。

1958年9月,屬紅旗公社(城關)管轄,設交道管理區(qū),澄城縣并人蒲城縣以后屬澄城公社。

1961年,澄城縣恢復建制后設交道公社。

1984年4月,恢復交道鄉(xiāng)。

1998年8月,鄉(xiāng)改為鎮(zhèn)。


以下地名與交道鎮(zhèn)面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