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下朱潘村被授予2019年度山東省衛(wèi)生村榮譽稱號。
出蓬萊城沿渤海岸邊向西約十公里處的一條山谷里,座落著一個村莊,這就是下朱潘村。下朱泮村三面群山環(huán)抱,北邊近臨大海,村中一條河溝貫穿東西。相傳,朱、潘二人于明朝初年從小云南結伴來到此地落戶建村,并以姓氏為名,稱為朱潘村。后來村莊繁衍發(fā)展,順著溝夼東西延伸,形成了兩個自然村,偏東的位于溝夼上游叫做上朱潘,靠西的位于溝夼下游叫做下朱潘。下朱潘現(xiàn)有280戶,950人,850多畝耕地,100畝園地,400畝林地。
下朱潘村南一座小山形似羊角,叫做羊角山。山前一塊青色巨石形似雕嘴,石下涌泉流水汩汩,長年不斷,又似青龍噴水,百姓形象地稱其為“雕龍嘴”,村民們就此建井,井水甘甜,全村享用至今。村東北有座高家山,據(jù)傳早有高姓在此依山建村,并在山下留了一口高家井,成為遠古山村的見證。村西偏南又有座孔家山,傳為孔姓靠山安家而留下的老地名。如今青山依在,泉水長流,而朱、潘、孔這些早來建村的先民卻絕塵而去,失去了蹤影。后來又有白、高、李等姓氏陸續(xù)到此,仍沿用下朱潘村名,延續(xù)了村莊的血脈,發(fā)展到今日的規(guī)模。村民流傳的歌謠道明了村莊的特征:仙境西去二十里,一條清溪貫村中,深山峽谷老鱉頭,藏龍臥虎“朱潘溝”。據(jù)白氏老人回憶:白氏家族由先人白欽、白浩兄弟攜手于明末清初從小云南移民,途經(jīng)平度灰埠落腳,后移蓬萊下朱潘居住。祖上曾在京中做過郎中。后來與從西泊子遷來的楊氏女兒聯(lián)姻成親,合為一家。所以村里自古有“白楊不分”的說法。白、楊兩族世代友好,紅白喜事共同操辦,有災有難,共同抵擋,有福同享,同舟共濟,演繹了一段村民團結、家庭和諧的古老文明之歌。村中李氏,據(jù)傳其祖先也是清初從小云南遷來,從城里官家買了些土地,辛勤耕耘,精心伺弄,李姓在村里逐漸發(fā)達起來了,成為村中的富戶。其中有一富戶,土地多達200多畝,但其子孫不肖,不務正業(yè),吃喝玩東,抽大煙,一氣將0的家底“踢蹬”光了,成了李家的“敗家子”。
高姓始祖高脈,二世祖高宗貴,于明代萬歷年間(1575),攜家眷從小云南小苗家村,還有說是從小云南大槐樹村赴登州為官,任登州府國知,也有說任五軍都督,五品官銜。其后人分支,遷至西泊子落戶。清代康熙十四年(1675年),分支始祖高萬兄弟六人一起又從本鎮(zhèn)西泊子遷至下朱潘村。
據(jù)村里老人回憶,下朱潘村周圍,過去有不少古墓,知名的有林家塋、田家塋、賈家塋等。林家塋是林氏先人從蓬萊城里來的,為城里官家看管田地、收租運糧的伙計,年久了在此安家,故后葬于此地。田姓、賈姓傳為城里官家的佃戶,世代務農,為官家種地,故后葬此,其后人遷到城里居住。
民國初年,開展新文化運動,倡導新學,村中有識之士李發(fā)義時任縣參議員,兼任十五區(qū)區(qū)長,率先踐行,帶頭捐款,辦起了較早的村辦“光裕小學”。李發(fā)義后任縣政協(xié)委員,1965年病故。
下朱潘村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尤其近代出了不少杰出人物。魯生,原名李發(fā)瀛,1916年出生。七歲進入本村光裕小學讀書,在李誼亭先生的教育和影響下,他的思想開始傾向光明和進步。他崇拜岳飛、鄭成功、戚繼光、文天祥等一些民族英雄,立志做一個精忠報國的人。
1933年8月,魯生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煙臺志孚中學,為初中四年級學生。
1935年冬,在中國0的領導下,北平爆發(fā)了“一二.九”愛國-。矛頭直指-條約“何梅協(xié)定”,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魯生聞訊后為之振奮,積極參加了聲援“一二.九”活動,秘密張貼標語,散發(fā)傳單。在此其間,他閱讀了《曙光》、《鳴鐸》等進步書刊和魯迅先生的小說、雜文,政治覺悟不斷提高。翌年6月,他毅然加入了中國0領導的抗日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
“西安事變”后,反動勢力甚囂塵上,煙臺的0特委遭到破壞,“民行”領導人李丙令、孫德運等被反動當局通緝?谷斩窢幍男蝿菁鞭D直下,魯生只得離開寄以厚望的“民先”組織,回到故鄉(xiāng)從事教學工作。
魯生有兩個要好的同學,一個是本村的李世蔭,一個是戰(zhàn)家村的于武。三個人常在一起談論時局,決定一塊去延安找0。1937年農歷11月初,魯生和李世蔭一塊去戰(zhàn)家村找于武,三人一同騎自行車西行奔向延安。
到延安后,三人均被安排在“抗大”短訓班培訓,他們如饑似渴地學習馬列著作和軍事常識,思想提高很快。翌年6月,他們先后加入了中國0。魯生覺得自己是從故鄉(xiāng)跋涉而來,在延安獲得了政治上的新生,遂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魯生。
1938年10月,魯生受黨中央派遣,隨黎玉、張經(jīng)武到山東開展工作。進入膠東后,他被委以基層指揮員的職務,擔負著護送過往黨、政、軍要員的重任。是年冬的一天,魯生受命從牙山護送膠東區(qū)黨委干部去龍口,途經(jīng)蓬萊時,抽空回下朱潘村看望了父母,又去北林院探望了正住娘家的妻子及剛滿兩歲的兒子。
根據(jù)八路軍總部計劃,山東抗日縱隊戰(zhàn)斗在膠東地區(qū)的第五支隊改編為五旅,轉移到平(度)、招(元)、萊(陽)、掖(縣)地區(qū)活動。魯生被提拔到14團(以后又改編番號)二營任營長,率部隊轉戰(zhàn)膠東大地。
1940年12月5日晨,掖縣日軍頭目大島的一個中隊日軍和二百多名偽軍,強拉民夫,攜帶水泥、鋼材等物由掖縣城趕往城東南的郭家店。意欲在那里修筑據(jù)點,以打通從掖縣到萊陽、從郭家店到平度的公路,從東面和南面完成對我大澤山根據(jù)地的分割和-。針對敵人這一陰謀,我膠東部隊決定趁敵立足未穩(wěn)之機,將其趕出郭家店,粉碎他們的計劃。6日晚,我軍五旅作好了進攻郭家店的戰(zhàn)斗部署。魯生所在團的任務是從村東和村東南方向向敵人進行突襲。魯生帶領尖刀連,在一位農婦的帶領下,很快摸進村子,殺死了敵哨兵,對敵人進行了分割包圍。敵人龜縮在農戶的院子里胡亂射擊,并向我圍攻部隊投出毒氣彈。魯生讓大家將帽子用尿液浸泡后再用鞋帶綁附到口鼻之處,繼續(xù)向敵人進攻。在一堵院墻外,魯生雙手扒住墻頭欲縱身跳上之時,突然從院里飛來一枚手榴彈,彈頭砸在他的左肩頭,彈柄敲在他的左臉腮。他忍著痛,順手抓住那枚夾在嘴巴下面滋滋冒煙的手榴彈,嗖地甩進院里。手榴彈不等著地便轟地一聲0,敵人被炸得亂作一團,我方戰(zhàn)士趁機沖進大院,把敵人全部殲滅。
戰(zhàn)斗持續(xù)了五個晝夜,10日下午,殘敵才在掖縣之敵的接應下倉皇逃走,郭家店又回到八路軍手中。在這次戰(zhàn)斗中,魯生光榮負傷,被送到北海衛(wèi)生所治療。治愈后,他被調至北海軍區(qū)獨立團任副團長。他經(jīng)常帶領部隊戰(zhàn)斗在蓬、黃、招、棲等地區(qū)。反掃蕩中,曾連續(xù)作戰(zhàn)25個晝夜,打得敵人聞風喪膽。有的據(jù)點聽說魯生路過,竟嚇得不敢點燈,生怕被魯生當作活靶子。
1942年春,敵人集結兵力,開始春季大掃蕩。為粉碎敵人的掃蕩,我軍化整為零,機動靈活,伺機打擊敵人。魯生帶領一個連隱蔽在蓬東抗日根據(jù)地石皮山區(qū)的大、小楊家一帶。4月22日拂曉時分,大辛店、棲霞寨里、福山八角等據(jù)點日偽軍600多人,分三路,向石皮山區(qū)西北側進行掃蕩。我部隊轉移中與南部寨里據(jù)點的敵人遭遇,發(fā)生激戰(zhàn)。魯生率戰(zhàn)士們打邊邊轉移。北側大辛店據(jù)點的敵人發(fā)現(xiàn)目標后疾速占領制高點向我軍撲來。我軍兩面受敵,又聽到八角來犯之敵的槍聲。魯生怒火中燒,組織部隊把一排排手榴彈投向敵群,炸得敵人血肉橫飛,鬼哭狼嚎。就在這時,突然一顆子彈擊中魯生胸部,他只說了一句:“同志們,不要管我,沖啊”便英勇犧牲,年僅27歲。
1944年2月,北溝下朱潘村民迎回了魯生烈士的靈柩,按當?shù)亓曀缀裨嵊诶钍献鎵。全?00多人參加了烈士的葬禮。
較為知名的還有“無銜將軍”白相國,(由于歷史的原因未能授銜)原名白蕖香,曾就讀于萊陽鄉(xiāng)師,1937年參加革命。次年入黨,抗大學校畢業(yè),后歷任新四軍指導員、政委,1970年—1973年任國務院外貿部部長,1975年—1982年任廣州軍區(qū)政治部主任等。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獨立勛章等榮譽,1997年于京逝世,終年73歲。
附:
白藻香,白相國的弟弟,少將軍銜,。
白俊山,白相國之子,旅順坦克部隊師級干部。
王宸生,原名楊喜儉(1922.12-)1941年參加革命,歷任北海地委股長,蓬萊城西區(qū)委書記,中華供銷總社處長,中華審計署副審計長等職。
李珉瑞(1939-)1965年畢業(yè)于西安軍事工程學院,后任總參五十八研究處處長(師職干部)等。
李幼林,原名李發(fā)苾,1938年參加革命。曾任南昌步校政治部主任、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等職。
李瑞祥,1942年參加革命。曾任廣西南寧軍分區(qū)政治委員等職。
高達山,原名高成江,1938年參軍參戰(zhàn),曾在九縱任職,與-并肩作戰(zhàn)。-夫人還是高達山的媒人,可見戰(zhàn)友情深。高達山曾任上海警備區(qū)司令員,華東軍區(qū)后勤部長等職。
高名悅,1938年參加革命。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軍軍長等職。
下朱潘村附近有蓬萊閣旅游區(qū)、九丈崖、長島旅游風景區(qū)、三仙山、八仙過海旅游景區(qū)、蓬萊海洋極地世界等旅游景點,有蓬萊海參、長島海參、蓬萊加吉魚、蓬萊蘋果、煙臺鮑魚、長島海膽等特產,有長島漁號、戚家拳、八仙過海傳說、長島顯應宮媽祖祭祀大典、膠東道教音樂、大桿號吹奏樂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qū)·北溝鎮(zhèn)·下朱潘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