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橋村地處辛河路西1.5公里處,位于東營區(qū)和廣饒縣交界處,座落于支脈河北岸,距鎮(zhèn)政府駐地3.5公里。村前支脈河橫貫東西,大橋貫通南北,北與前邵相鄰。
【村名由來】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劉氏由劉營村遷到前邵村南,在支脈河北岸搭建房屋居住,始稱河崖屋子。當(dāng)時,支脈河上沒橋,種地時人們只能趟水到南崖耕種,來往很不方便。因此,鄉(xiāng)紳百姓便聯(lián)名上報,不久政府出資修建一橋和一官道,所以人來人往比較頻繁。這時,有商業(yè)頭腦的百姓,便利用地理位置優(yōu)越之優(yōu)勢,有開馬車店、飯店的,也有經(jīng)商做小買賣的。由于南來北往的客人多,逐漸形成了九條大路通此橋的局面。當(dāng)時,因河崖屋子屬邵家村所轄,人們便在支脈河橋建起后的第二年,將河崖屋子更名為邵家橋,后簡稱邵橋。
【人口與姓氏】邵橋村自清朝中期,由高、付、劉、張、杜、孟姓遷到此處,至今已有270年的歷史。新中國建立初期,高、付、孟姓從邵橋村遷出,現(xiàn)有張、杜、劉姓居住。村子不大,三姓如一家,F(xiàn)有人口186人。
曾王廟清朝后期,朝政腐敗,內(nèi)憂外患,列強侵略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震撼動搖了腐朽的清朝政府,朝廷委派曾國藩鎮(zhèn)壓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傳說曾到過此處。曾國藩死后,朝廷為了標(biāo)榜他捍清;实墓儯驮谒啻谓(jīng)過的這條官道支脈河北崖路東,選一開闊地,由禮部撥款,修建了一座“曾王廟”,對其進行瞻仰和供奉。1937年,由于黃河發(fā)水廟宇倒塌;1968年在文革運動中,-又扒掉廟基,F(xiàn)在,只有一個大土臺作為“曾王廟”遺址存在。
邵橋地雷戰(zhàn)1943年10月下旬的一天,正在車?yán)畲褰M織民兵訓(xùn)練的區(qū)武委會主任齊守法同志,接到廣北縣委武委會主任高峰同志的一封緊急密信,信中寫道:“今天傍晚,有一股‘掃蕩’失敗的鬼子、漢奸將從大宋向南,路過邵橋逃回炮樓,命令你馬上伏擊!闭蛇@兒有兩顆地雷,一顆八十斤重,一顆四十斤重。四個民兵抬著地雷,齊守法和張富漢帶著四個民兵頭前來到邵橋村,把一顆八十斤的地雷,埋到了橋東河心;四十斤的地雷埋在西崖頭上的南屋東墻根下。正當(dāng)人們吃晚飯的時候,突然從街上傳來了一陣狗咬,接著,站崗的同志急促地跑進屋來報告鬼子已經(jīng)進村了。為了保存實力,齊守法和張富漢立即帶著民兵向村外轉(zhuǎn)移,隱蔽在河甭崖莊稼地里。大家湊在一起?有的吸煙,有的說笑,不一會兒“轟”的一聲,又“轟”的一聲,隨著地雷的響聲,只聽得村里人嚷馬嘶炸了營。原來這股鬼子漢奸來到支脈河,一看橋板壞了,就從橋東無水處繞過。黑夜行軍不成隊形,你擁他扛地來到河心踏響了地雷,炸死炸傷鬼子漢奸四五名。后邊的鬼子漢奸慌了神急忙向西崖頭南屋東山墻根下躲,又踏響了第二顆,兩三個鬼子漢奸又飛上了天。敵人象打驚了的老鼠葡匐在橋頭上,靜候了一個時辰,聽聽再也沒有動靜,才敢繼續(xù)行動。敵人誰也不敢在前邊開路,只好龜縮在村子里。半夜以后,鬼子害怕再遭到八路軍的襲擊,便命令漢奸在前面帶路,心驚膽戰(zhàn)地逃離了這塊危險地帶。
當(dāng)鬼子漢奸在邵橋村驚魂落魄的時候,齊守法和張富漢已帶著民兵來到東武村武士選的坑頭上,高高興興地吃開了夜餐。第二天同志們來到邵橋村打掃戰(zhàn)場,只見尸體橫倒豎歪地躺在河心和西崖頭上,血肉濺到墻上、屋檐上,腸子掛在樹枝上,真是大快人心。
這次邵橋地雷戰(zhàn),民兵們出其不意地打擊了敵人的威風(fēng),在清河地區(qū)震動很大。為了表彰他們,清河區(qū)《群眾報》報道了邵橋地雷戰(zhàn)的戰(zhàn)績,井印成連環(huán)畫報發(fā)至各地。1945年4月,張富漢同志光榮地出席了渤海軍區(qū)召開的民兵代表大會,在會上被評為二等民兵模范。軍區(qū)楊國夫司令員親自給他披紅戴花并發(fā)給他七九步槍一支,子彈十發(fā),手榴彈三枚,毛巾一塊。
邵橋村附近有攬翠湖旅游度假區(qū)、龍居黃河森林旅游區(qū)、東營園博園、東營萬象游樂園、龍居黃河展區(qū)生態(tài)園、華林莊園等旅游景點,有黃河口大閘蟹、麻灣西瓜、黃河口刀魚、史口燒雞、三疣梭子蟹、龍居丸子等特產(chǎn),有史口羊肉湯、曹文忠剪紙、龍居丸子制作技藝、龍居的傳說、黃河口民間草編技藝、鹽垛斗虎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qū)·牛莊鎮(zhèn)·邵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