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杭州市 > 西湖區(qū)旅游

文瀾閣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文瀾閣
文瀾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瀾閣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

文瀾閣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是年,《四庫全書》告成,當時先抄四部,分藏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奉天文溯閣、熱河文津閣“內(nèi)廷四閣”。后乾隆皇帝因“江浙人文淵數(shù),允宜廣布,以光文昭”,又命續(xù)抄三部,分藏揚州文匯閣、鎮(zhèn)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是為“江南三閣”,F(xiàn)江南三閣惟文瀾閣及所藏《四庫全書》存世,成為“東南瑰寶”。

文瀾閣是將杭州圣因寺后的玉蘭堂改建而成的,改建的各項工費均由浙江商人捐辦。據(jù)時人記載:“閣在孤山之陽(南麓),左為白堤,右為西泠橋,地勢高敞,攬西湖全勝。外為垂花門,門內(nèi)為大廳,廳后為大池,池中一峰獨聳,名‘仙人峰’。東為御碑亭,西為游廊,中為文瀾閣。”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文瀾閣焚毀,部分藏書散失。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開始重建,并把散失、殘缺的書籍收集、補抄起來。辛亥革命后又幾經(jīng)補抄,文瀾閣的《四庫全書》才恢復舊觀。建國以后,書閣經(jīng)過多次修繕,面貌一新。

文瀾閣是一處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園林布局的主要特點是順應(yīng)地勢的高下,適當點綴亭榭、曲廊、水池、疊石之類的建筑物,并借助小橋,使之互相貫通。園內(nèi)亭廊、池橋、假山疊石互為憑借,貫通一起。主體建筑仿寧波天一閣,是重檐歇山式建筑,共兩層,中間有一夾層,實際上是三層樓房。步入門廳,迎面是一座假山,堆砌成獅象群,山下有洞,穿過山洞是一座平廳,廳后方池中有奇石獨立,名為“仙人峰”,是西湖假山疊石中的精品。東南側(cè)有碑亭一座,碑正面刻有清乾隆帝題詩,背面刻頒發(fā)《四庫全書》上諭。東側(cè)亦有碑亭一座,碑上刻清光緒帝題“文瀾閣”三字。平廳前有假山一座,上建亭臺,中開洞壑,玲瓏奇巧。方池后正中為文瀾閣,西有曲廊,東有月門通太乙分清室和羅漢堂。全部建筑和園林布局緊湊雅致,頗具特色。

文淵閣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幸存的一閣。2001年文瀾閣作為清代的古建筑,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寧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