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五臺縣旅游

五臺山觀音洞(棲賢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五臺山觀音洞(棲賢寺)
五臺山觀音洞(棲賢寺)為五臺縣文物保護單位。

通道終極,是山崖中腰的大巖洞和洞前的大殿。殿建3間,出檐翹揚。殿內(nèi)主供八臂十一面觀音,觀音面部著白、紅、綠、藍等色,表示種種變化的法像。兩側(cè)還供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教祖師宗喀巴。殿后左側(cè)有一小洞,傳說這里是清康熙年間六世0-倉央嘉措避難-的地方。此外還有傳說該寺中部巖畔的建筑是十三世0-的-所在。因此藏族佛教徒朝五臺山,觀音洞是必到之地。

棲賢寺又稱觀音洞,位于南山寺北側(cè)的棲賢谷口,距臺懷鎮(zhèn)約5公里。寺院建造在懸崖上,從崖底的下院開始,鑿石為階,在凸出的石壁上蓋有亭子和殿堂僧舍。下院正面建有5間殿堂,當中一間為穿堂,接著便是巖壁下的短窄石階通道,通道中段,外側(cè)凸起的巖石上建有六角亭,稱為觀音亭,亭檐下的橫枋上有三幅畫,表現(xiàn)的都是觀音顯示真容拯救受到歹徒和猛獸威脅的凡人。中段傍巖壁筑7間殿堂僧舍。從小門入內(nèi),墻壁與石壁之間很貼近,院道不足1米。中間一段墻壁上畫有十八羅漢,六位一組,均呈日常生活狀,富有凡世情趣。

觀音洞又稱棲賢寺,始建于明代,原為0朝山禮佛誦經(jīng)之所。因巖石洞中塑有觀音像,所以得名。寺院建造在懸崖之上,從崖底的下院開始,鑿石為階梯通道,在凸出的石壁上蓋有亭子和殿堂僧舍,石徑的崖壁邊緣護有紅圍墻,迤邐伸向上院石洞前的大殿,形勢十分險峻。傳說觀音洞的巖洞是觀音菩薩顯示靈跡的地方,故緣洞建寺。

觀音洞寺宇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下院方整,圍墻高筑。以下殿的當心間穿堂而過,便是此登崖壁的石臺階。石階中段的六角亭處于凸出的石巖上,此即“飛來亭”。橫檀上,有三幅觀世音救難圖,故又稱觀音亭。橫檀上的三幅面為:一是觀音顯圣救一被歹徒捆住舉刀要殺的人;一是觀音顯圣救一被歹徒搬起石頭要砸的人;另一是觀音端坐云端救一將被猛虎傷害的人。三幅面集中表現(xiàn)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天性。

中段旁壁筑有七間殿堂僧舍。從小門入內(nèi),墻壁與石壁之間十分貼近,院道不足三尺。中間一段墻壁上畫有十八羅漢,十八羅漢是六位一組的佛家生活畫,或坐于石上,或騎虎,或騎鹿,或膚坐修行,或頭枕經(jīng)書而臥,富有情趣。石階云梯終端是觀音洞的上院。院里正殿之間,內(nèi)主供觀音菩薩,故稱觀音殿。觀音為八臂十一面,頭上有頭,最上面的頭部沿額鬢又排有小頭型,故稱“十一面”,面部著白、紅、綠、藍等色,表示種種應化的法像。兩側(cè)還供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和黃教祖師宗喀巴。大殿后洞壁左右各有一小洞。左洞口小內(nèi)大,下積清水,這就是所說的“圣水”,佛教徒認為口飲此水能夠“免難消災障”。

地址:忻州市五臺縣五臺山風景區(qū)內(nèi)

類型:古跡歷史建筑

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

門票信息:

門市價:6.0元

觀音洞門票6元,五臺山門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68元,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140元。

清涼社村:清涼社村…… 清涼社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五臺山普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