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馬山村 | 隸屬:柏林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420303101201 | 代碼前6位:420303 |
行政區(qū)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C |
長途區(qū)號:0719 | 郵政編碼:442000 |
城鄉(xiāng)分類: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名山白馬山和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傳說一:有一條黃龍興風作浪,洪水不斷,百姓不得安生,苦不堪言。有一年秋洪水過后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仙人來到這里發(fā)誓要鑄劍降服孽龍。據說孽龍已修煉幾千年,功夫十分了得。老人手持利劍與孽龍大戰(zhàn)三天三夜仍不得取勝,眼見體力不支,在這緊急關頭,只見孽龍突然全身癱軟在地,定睛一看原來一匹白馬騰空一躍踢斷孽龍脊梁骨,孽龍臥地后使出最后全身之力,頓時洪水滔天,白馬為拯救一方百姓化為一座高山堵住了洪水,據說水漲山也跟著長。因此得名“白馬山”,由此村得名“白馬山村村民委會”。傳說二:真武祖師出家后,四處云游想尋找一處理想的修行寶地。一天路過黃龍灘時,遠見白馬山山勢挺拔,高聳入云,朵朵白云似天馬行空,令人神往,隨騎著白馬上山。白馬山踏過的石頭留下一串串馬蹄。ㄖ两襁在,得名馬蹄溝)?斓缴巾攣淼脚荞R道見刺架橫生沒有去路,他就揚起馬鞭抽打刺架、葛藤,瞬間攔路刺架葛藤迅速兩邊分開形成一條五丈寬、三里長的平坦路道(現(xiàn)跑馬道)。祖師在此一修就是千年,一夜忽聽白馬嘶叫震天,山體坍塌,原來經修煉,祖師道行倍增,仙體貴重,白馬山已承托不起,壓垮山體,祖師舍不得此地,故留下白馬駐守,獨自依依不舍離開白馬山直奔武當山而去。由此得名“白馬山”,由此村得名“白馬山村村民委會”。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十堰市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zhèn)發(fā)布,白馬山村榜上有名(茶葉)。
基本介紹:
自十堰城區(qū)西去20公里,位于張灣區(qū)白馬村境內的白馬山景區(qū),融雄、奇、險、秀、幽為一體,同時飽含濃厚的文化底蘊。景區(qū)入口與十天高速公路、316國道相連,交通便捷,素有十堰“后花園”之美譽。
自黃龍水庫大壩乘船約30分鐘,漸入山谷深處。下船沿溪上行,但見兩岸山峰雄偉,樹郁林蔥,腳下深潭清澈見底,水可照人。
通過僅容一人的龍門,面前是一片開闊的天然浴場,相傳為神仙沐浴之地。再前尋,過仙門關,見10余米高瀑布飛瀉直下。忽又見天門關,見瀑布、見潭,再見瀑布……如此反復,飽覽龍門、仙門、天門“三關”之勝、九瀑十潭之奇。
沿山上行,可攀上海拔1088米的白馬山主峰。這里是是武當七十二峰之一,東望大-當
信息來源:荊楚網
歷史沿革:
明清年間屬鄖陽府鄖縣管轄。
白馬山村清至民國年間屬鄖縣黑虎保管轄。
1950年,屬鄖縣黃龍區(qū)財神鄉(xiāng)管轄。
1958年屬黃龍區(qū)財神溝管理區(qū)管轄。
1961年為黃龍區(qū)柏林公社紅旗大隊。
1968年為紅旗大隊革命委會。
1971年為黃龍公社紅旗大隊革命會。
1984年撤社建區(qū)設鄉(xiāng),為花果區(qū)柏林鄉(xiāng)白馬山村村委會。
1981年1月更名為白馬山大隊管委會,隸屬關系不變,1984年5月撤社設區(qū)建鄉(xiāng),劃歸花果區(qū)柏林鄉(xiāng)政府管轄,同
周邊相關:
白馬山村附近有十堰市人民公園、黃龍灘旅游度假區(qū)、月亮湖山莊、黃龍電廠(黃龍工業(yè)游區(qū))、四方山植物園、牛頭山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張灣漢江櫻桃、黃龍鱖魚、十堰龍須草、安溝嫩香芹、湖北綠松石雕、面面兒干飯等特產,有伍家溝民間故事、武當武術、房縣火龍、房縣酒文化、竹山民間習俗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qū)·柏林鎮(zhèn)·白馬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