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信陽市 > 新縣 > 陡山河鄉(xiāng) > 柳林河村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陡山河鄉(xiāng)柳林河村

[移動版]
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革命博物館
地名:柳林河村隸屬陡山河鄉(xiāng)
區(qū)劃代碼:411523202214代碼前6位:411523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豫S
長途區(qū)號:0376 郵政編碼:464000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分類代碼:220

地名由來:

柳林河,清初因此地有很多柳樹,地處河邊,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月,河南省愛衛(wèi)會命名柳林河村為2020年度河南省衛(wèi)生村。

基本介紹:

柳林河村位于鄉(xiāng)政府南,村部距政府所在地3公里,新縣西循環(huán)公路南北通過。東與連康山接壤,西與劉灣村交界,南與剛店村毗鄰,北與陡山河村相連。全村總面積19113畝(8.08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6670畝,公益林面積6431畝,旱地面積1450畝,水田面積1320畝,道路面積110畝,村莊面積207畝。轄25個村民組(夏灣、柳南、柳北、北廟、羅北、羅南、李西、窯崗、東教場、石子河、代塘、邱河、黑塘梢、蓮塘崗、董灣、付洼、李東、竹林灣、西校場、羅下、羅上、茅塘、白布街、東羅灣)。24個自然村落(荒田洼、東羅灣、黑塘梢、李家灣、柳林河、羅北灣、石子河、夏灣、窯崗、茅塘、竹林灣、張灣、楊樹洼、西校場、東校場、邱河、羅上灣、六斗沖、連塘崗、教場河、付洼、代塘、董灣、豹兒巖)。全村542戶,2239人,主要姓氏有羅、范、孔、扶、楊、胡、王、張、汪、李、徐、朱、成、石、游、黃、吳、阮、高、邵、葉等。農(nóng)業(yè)以種植水稻、油菜、花生、紅薯為主。特產(chǎn)有銀杏、板栗、油茶、茶葉等。經(jīng)濟來源以外出務(wù)工和在家農(nóng)耕為主。

村部地址在柳林河,以境內(nèi)柳林河自然村命名。1958年8月建柳林河大隊,屬蘇區(qū)人民公社。1960年6月以地名為社名,屬陡山河公社。1961年8月又置區(qū),屬陡山河區(qū)。在實行小隊核算中,劃原屬連康山大隊管轄的邱河等11個自然村歸柳林河,劃原歸柳林河所轄的豹兒巖、三道河兩個自然村歸劉灣。1962年撤區(qū)建社,屬陡山河公社。1983年5月撤社改鄉(xiāng)后,更名為“陡山河鄉(xiāng)柳林河村”至今。

2010年10月,由柳林河村外出創(chuàng)業(yè)成功人士孔垂貴投資33萬元新建村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3平方米。門前廣場、道路全部硬化,內(nèi)部設(shè)備、設(shè)施齊全,實現(xiàn)信息化辦公。目前,村兩委共3人,承擔著全村方方面面的工作。

流經(jīng)境內(nèi)的三條河流(連康河、馬駒河、塘灣河)呈“↓”形匯集于白布街后“-’路北去。連康橋貫通南北,茅塘橋、柳林河橋橫跨東西,為交通出行帶來了方便。截止2015年,柳林河村有村組公路14條,總長11.85公里,道路硬化率達80%;有塘堰庫壩共90處,近年來大部分得到整修,蓄水量近3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達1200畝;有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橋梁三道,總長150米。

柳林河村有小學一所,創(chuàng)辦于1950年,地址在白布街,因位于白布街故名為“白布街小學”,此為學校之始。1978年遷址到柳林河村民組,隨更名為柳林河小學。1991年,村民集資21萬元建教學樓一棟。2009年,柳林河村外出創(chuàng)業(yè)成功人士孔垂貴捐資55萬元,縣校安工程項目區(qū)配26萬元,又重新選址(原校址100米處)建教學樓一棟,占地面積3365平方米建筑面積558平方米。隨著城鎮(zhèn)化步伐的加快,生源逐漸減少。2015年秋,五年級學生調(diào)整到希小就讀,并將“柳林河小學”更名為“陡山河鄉(xiāng)中心學校柳林河教學點”。目前,有學生89人,教職8人。

目前,柳林河村有村級衛(wèi)生室(醫(yī)療點)兩個,一個在石子河村民組,村醫(yī)扶元奎;一個在柳林河村民組,村醫(yī)范朝用。2009年,在全市統(tǒng)一校準化村級衛(wèi)生室建設(shè)中,兩個衛(wèi)生室均進行了新建,條件得到改善,設(shè)備得到充實。

柳林河村白布街村民組的舞龍舞獅有著悠久的歷史(起源暫無從查考)。時至今日,每年春節(jié)期間,以村民張忠長為頭人的白布街舞龍舞獅活動仍然沿襲古為,十分精彩,活躍了鄉(xiāng)村文化生活。

柳林河村曾于1958年在柳林河村境內(nèi)的陳田建陶瓷廠一座,至改革開放實現(xiàn)聯(lián)產(chǎn)責任制后停辦。1967年至1976年,村委組織村開挖茶園250畝,杉園200畝。1980年,將茶葉粗制廠進行改造,實現(xiàn)機械化制茶。目前,上述茶廠、林場均以多輪承包的形式發(fā)包給個人經(jīng)營。

名勝古跡與民間傳說。1、白布街-位于村部河西的白布街,長約200米,據(jù)說清朝中期,此街是通往南北的主要道路,以南頭到此頭的距離有百步之遙,稱“百步街”。到清末期,此街上的婦女以善織土布為生,一個晝夜可織土白布百匹,來此販運者絡(luò)繹不絕,因而明曰“白布街”。2、東西校場-位于村部東西的大山腳下,有塊近百畝的平畈,名曰東校場。傳說是三太子在此占山為王時的練兵場所,有三道隘口,名曰“三關(guān)”距三關(guān)不遠處有一高大山峰,名曰扯旗尖,上面有一巨石,石中有一石眼,是用來插旗桿的。在村部的西邊,也有一塊開闊場地,名曰西校場,傳說是有一位精明能干的女將抱三娘占山為王時常在此操兵點將,與東校場遙相對峙,在西校場東北角,靠近戴塘方向有一高于平地的大土墩,名曰“擂鼓墩”(至今遺址尚存),傳說抱三娘當年操練兵馬時常親自登臺擂鼓以壯軍威。時過境遷,名噪一時的東西校場早已造田一片,由當?shù)剞r(nóng)戶耕種。3、龍池寨-于東校場東面有一高山,海拔445.1米,山上修筑一寨,名曰龍池寨。此寨修于何時無從查考,但西周寨墻遺跡尚存。寨內(nèi)有一排并列的巨石,形狀酷似居家廚房里盛油鹽的罐子,故名“油鹽罐”。寨內(nèi)當年人們生產(chǎn)生活留下的殘一垣、水井、稻田等亦清晰可辨。

村民組簡介

白布街,清代中葉,從南到北掃廊門子一百步遠,故稱百步街。后因家家戶戶織白布賣,易名為白不街。

位于柳林河村部北1千米處,東連付洼,南接柳林河,西鄰戴塘,北界十字河。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朱、汪、張等小姓。聚落形態(tài)為帶狀,總戶數(shù)為42戶,總?cè)丝?66人,總面積為0.9966平方千米。居民建筑以樓房為主。

戴塘,早期有廟堂,戴姓管理,故稱戴塘。因堂、塘同音,后成現(xiàn)名。距柳林河村部2千米。東連楊樹洼,南接羅北灣,西鄰西校場,北界茅塘。聚落形態(tài)為帶狀?偯娣e為0.1023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11戶,總?cè)丝跒?4人。村民以孔姓居多,另有胡、楊等小姓。居民建筑以平房為主,境內(nèi)有塘灣河流經(jīng)。

東校場,因位于東校場下面河邊,故名。東連王崗,西鄰夏灣,南接東羅灣,北界校場河。背山面田,聚落形態(tài)為快狀,連塘河流經(jīng)境內(nèi)?偯娣e為0.066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25戶,總?cè)丝跀?shù)為100人。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張姓,居民建筑多為樓房。

董灣,東連連塘崗,南接邱河,西鄰十字河,北界陡山河村。距柳林河村部1.5千米,居民建筑以樓房為主。聚落形態(tài)為環(huán)狀?倯魯(shù)為24戶,總?cè)丝跀?shù)為96人。村民甘姓居多,另有張、楊、石等姓。連康河流經(jīng)境內(nèi)。

扶洼,清朝中葉,扶姓在此種課田,故得名。東連邱河,南接六斗沖,西鄰窯崗,北界十字河。塊狀聚落,多樓房建筑,總戶數(shù)為28戶,人口109人。村民以范姓居多,皆為漢族。距村部1千米,總面積0.364O平方千米。

連塘崗,系到七十二蓮塘所經(jīng)之地,原稱連康崗,簡稱連塘崗。東連王崗,南接東校場,西鄰十字河,北界陡山河村屋脊洼。塊狀聚落。多平房建筑,總戶數(shù)為23戶,總?cè)丝跀?shù)89人。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游姓,總面積為0.001平方千米。

六斗沖,清代中葉,葉姓建宅,因沖有田六斗,故得名六斗沖。東連夏灣,南接李家灣,西鄰窯崗,北界付洼。聚落形態(tài)為散狀。距柳林河村部1千米,總戶數(shù)29戶,總?cè)丝跀?shù)為116人。村民以成姓居多,另有王、范等姓。多樓房建筑,總面積為0.3874平方千米。

羅上灣,據(jù)羅氏家譜記載,清代中葉,從羅南灣分局而來,因位于羅南灣上方,故名。東連白布街,南接柳林河,西鄰劉灣,北界羅北灣。散裝聚落,建筑樓房為主。距柳林河村部1千米。總戶數(shù)為11戶,人口數(shù)為44人。村民以羅姓居多,另有孔。吳等姓,總面積為0.3927平方千米。

邱河,清初邱姓于河邊蓋房居住,故名。東連校場河,南接夏灣,西鄰付洼,北界董灣。塊狀聚落,距村部2千米。村居建筑以樓房為主,總面積為0.4742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35戶,總?cè)丝跀?shù)為142人,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王姓等。

西校場,據(jù)傳,古代連康山上的三太子與抱耳樓的抱三娘在此斗爭,抱三娘在此開設(shè)了校場,因在河西,故名西校場。東連戴塘,南接羅北灣,西鄰三道河,北界豹子巖。塊狀聚落,村居建筑以平房為主,總面積為0.066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5戶,總?cè)丝跀?shù)20人。村民以黃姓居多,另有朱、張等姓。距柳林河村部2千米。

楊樹洼,因大楊樹長滿山洼,故名。東連北廟,南極羅北灣,西鄰戴塘,北界茅塘。塊狀聚落,村居多以平房建筑為主,總面積為0.0429平方千米?倯魯(shù)為2戶,總戶數(shù)為13人。村民以孔姓居多。

竹林灣,原系水竹園,故稱竹林灣。東連東羅灣,南接黑塘梢,西鄰李灣,北界夏灣。聚落形態(tài)為塊狀。距柳林河村部2千米。村居建筑以樓房為主。總戶數(shù)為15戶,總?cè)丝跒?7人,總面積為0.1903平方千米,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孔、楊等姓。

窯崗,因地處扶洼上首,夏天居民在此乘涼,稱涼崗,后來誤叫窯崗。東連扶洼,南接六斗沖,西鄰柳林河,北界扶洼。聚落形態(tài)為塊狀。村民建筑以樓房為主,距柳林河村部1.5千米?偯娣e為0.1485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11戶,總?cè)丝?5人。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孔姓。

夏灣,原先有上油榨塝、下油榨塝,因位于上油榨塝下面,稱為下頭灣,后演變?yōu)楝F(xiàn)名。東連東羅灣,南接竹林灣,西鄰付洼,北界邱河。距柳林河村部2千米,聚落形態(tài)為塊狀。村居建筑以樓房為主,總戶數(shù)為40戶,總?cè)丝跒?58人。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成姓。流經(jīng)河流有連康河。村邊有150年以上的白檀樹一棵。

十字河,原河內(nèi)石子很多,名石子河。后因音同,演變成現(xiàn)名。東連董灣,南接窯崗,西鄰茅塘,北界陡山河村。聚落形態(tài)為塊狀。村民以樓房居多。距柳林河村部2千米?偯娣e0.5973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45戶,總?cè)丝?81人,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吳、阮、扶等姓。

羅北灣,據(jù)羅氏家譜記載,清代中期,從羅南灣分局而來,又在羅南灣之北,故稱羅北灣。東連北廟,南接羅上灣,西鄰西校場河,北界戴塘。塊狀聚落,村居以平房建筑為主。距柳林河村部1千米?偯娣e為0.4818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20戶,總?cè)丝跒?9人。村民以羅姓居多,另有高、邵等姓。

柳林河,清初,范姓村民在河邊道旁大柳樹下搭棚開茶水店,逐步形成村落,故名。東連李家灣,南接石灰窯,西鄰羅上灣,北界刀背山。聚落形態(tài)為帶狀。村居建筑以樓房為主,距柳林河村部0.1千米?偯娣e為0.60788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46戶,總?cè)丝?82人。村民以孔姓居多,另有張、王、徐等姓。

李家灣,清初,李姓居多,故名李家灣。位于柳林河村部東部,距村部1千米。東連竹林灣,南接后嵇洼,西鄰柳林河,北界窯崗。村居建筑多為樓房?偯娣e為0.54442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40戶,總?cè)丝?63人。村民以孔姓、張姓居多,另有楊、成等姓。

黑塘梢,原田沖頂上有一口大塘,因塘較深,水呈黑色,清代中期在塘新建住房,故名。位于柳林河村部東2千米處,東連連康山,南接剛店村,西鄰成田,北界竹林灣。聚落形態(tài)為塊狀,村居建筑以平房為主,總面積為0.2471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17戶,總?cè)丝?4人,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楊、葉等姓。

東羅灣,清初,羅姓建居,故名。位于柳林河村部東北3千米處,聚落形態(tài)為塊狀,村居建筑以平房為主,總面積為0.33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25戶,總?cè)丝跒?00人,村民以范姓居多,另有孔、邵等姓。

方洼,早期是一塊荒坡地,故名荒洼,后新建住宅,易名方洼。位于柳林河村部東1.5千米處。東連夏灣,南接六斗沖,西鄰付洼,北界十字河。村居建筑以平房為主,塊狀形態(tài)聚落?偯娣e為0.9352平方千米,總戶數(shù)為7戶,總?cè)丝?8人,村民以范姓居多。

茅塘:初始有一農(nóng)戶在此用茅草蓋房居住,門前有一口塘,因此而得名。位于村部北2千米,后面靠山,前面臨水,白馬山公路從灣前經(jīng)過。村居建筑多以樓房為主,塊狀聚落?偯娣e3750平方米,耕地面積86畝,總戶數(shù)24戶,總?cè)丝?05人。有胡、范、楊、孔四姓。東連石巖河,西接戴塘,南鄰白布街,北靠帽尖。

柳林河村與剛店村、白馬山村、李灣村、爛泥沖村、白沙關(guān)村、大塘村、連康山村、張灣村、槐店村、塘灣村、劉灣村、胡沖村、扶前灣村、陡山河社區(qū)相鄰。

歷史沿革:

夏、商時屬揚州。

西周至春秋時先后屬弦國、黃國。

戰(zhàn)國時先后屬秦弦地、楚國。

秦代屬九江郡。

漢代屬江夏郡。

三國時屬魏國弋陽郡。

晉代屬豫州弋陽郡。

南北朝時先后屬豫州弋陽郡、光城左郡、光州、沙州、豫州廣陵郡、弋州弋陽郡。

隋代至元代屬光州光山縣。

明代屬光山縣南鄉(xiāng)沙城里。

清代屬光山縣南鄉(xiāng)沙城里山河保。

1914年屬光山縣沙城區(qū)。

1919年屬沙城里。

1929年夏屬弦南區(qū)。

1932年10月劃歸經(jīng)扶縣沙城區(qū)。

1941年屬沙城鎮(zhèn)。

1947年10月復屬沙城區(qū)。

1947年12月屬新縣沙城區(qū)。

1949年7月屬柳林河鄉(xiāng)。

1953年4月屬四區(qū)。

1955年10月復屬沙城區(qū)。

1958年5月屬陡山河鄉(xiāng)。

1958年8月置柳林河生產(chǎn)大隊,屬蘇區(qū)人民公社。

1960年屬陡山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屬陡山河區(qū)。

1962年6月復屬陡山河人民公社。

1967年1月部分區(qū)域劃入連康山生產(chǎn)大隊。

1979年11月12日連康山生產(chǎn)大隊部分區(qū)域并入,同時將部分區(qū)域劃入劉塆生產(chǎn)大隊。

1983年5月更名為柳林河村民委員會,屬陡山河鄉(xiāng)。

周邊相關(guān):

柳林河村附近有鄂豫皖蘇區(qū)首府革命博物館、許世友將軍故里、新縣大別山露營公園、金蘭山森林公園、武占嶺生態(tài)旅游度假景區(qū)、新縣耕讀小鎮(zhèn)旅游景區(qū)等旅游景點,有新縣山茶油、新縣將軍菜、新縣黃緣閉殼龜、黃緣閉殼龜、棗鍋盔、新縣芝麻等特產(chǎn),有息夫人傳說、紫云山廟會、火綾子(商城杈傘舞)、商城花傘舞、商城民歌等民俗文化。


還有3個地名與柳林河村同名:
陡山河鄉(xiāng)行政區(q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