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三門峽市 > 陜州區(qū) > 甘棠街道

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甘棠街道

[移動版]
地名:甘棠街道隸屬陜州區(qū)
區(qū)劃代碼:411203001代碼前6位:411203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行政級別:街道車牌代碼:豫M
長途區(qū)號:0398 郵政編碼:472000
轄區(qū)面積:約64平方公里人口數(shù)量:2.4萬人
人口密度:375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qū):19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xiāng)分類簡介
尤家灣村~200主城區(qū)
該地始祖尤姓初居此地,建居于蒼龍澗河灣東岸,故名![詳細]
張趙村~201村莊
明末張姓兄弟二人居此,位處蒼龍澗河灣東岸,該地始祖趙姓于清初從西張村鄉(xiāng)趙家坡頭遷居蒼龍澗河灣東岸,故名![詳細]
柳林村~202村莊
從前,此處柳樹叢生,林木蔭郁,故名。民國時期屬第三區(qū)。1949年屬張村區(qū)。1958年設柳林大隊,屬城關公社。1959年屬張趙公社。1961年屬蘆村公社…[詳細]
指望村~203村莊
傳劉秀被王莽追至蒼龍澗河谷,觀四周地形獨特,說:“指左指右兩高原,望前望后一平川!惫拭竿。又一說,明代,王姓由山西遷此土地肥沃,水源豐富之地,生活…[詳細]
新莊村~204村莊
居戶原住高家坡,后移住蒼龍澗西岸新村,故名![詳細]
蘆村村~205村莊
傳昔有盧景于此設72窯制“盧景硯”,取名盧景村,后演稱蘆村。…[詳細]
三元村~206村莊
該地域有三岔溝、畢家園、焦園三個農村居民點,取其首尾字,故名。…[詳細]
新橋村~207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原稱十拜王村。傳漢文帝曾于此十次拜謁隱士河上公,故名十拜王。1961年修建隴海鐵路在此建橋,更名新橋![詳細]
土橋村~208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該地早年建有土橋,今遺址無存,從十拜村至陜州城途經(jīng)此橋,故名![詳細]
雷家灣村~210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該地始祖雷姓初居蒼龍澗河灣東岸,故名。民國時期屬第一區(qū)。1949年屬城關區(qū)。1958年設雷家灣大隊,屬城關公社。1959年屬張趙公社。1961年屬雷灣…[詳細]
關溝村~211主城區(qū)
位于陜州老城南關街一溝里,故名。民國時期屬第一區(qū)。1949年屬城關區(qū)。1958年設關溝大隊,屬城關公社。1959年屬張趙公社。1961年歸西灣公社。1…[詳細]
橋頭村~213鎮(zhèn)中心區(qū)
地旁有溝,溝上建橋,橋在該地門口,故名![詳細]
七里堡村~214鎮(zhèn)中心區(qū)
該地原址距陜州老城七里,該地南有一堡室,故名。…[詳細]
西罐村~215村莊
傳王莽趕劉秀至此,劉秀饑渴難忍,摘取路旁蜜梨用瓦罐煮食,得名罐煮梨村,簡稱罐煮。為別于東罐煮,故名![詳細]
蔡白村~216村莊
光緒三年(1877)天大旱,由靈寶楊家灣遷來蔡姓人家于此定居,遂稱蔡家莊。白家?guī)X,原稱羌家?guī)X,始以羌姓建居嶺上得名。后羌姓衰,白姓人丁興旺,改稱白家?guī)X…[詳細]
紅旗村~217村莊
該地因大躍進、人民公社、總路線三面紅旗,故名。…[詳細]
大坪村~218村莊
傳楊姓家族因避戰(zhàn)亂,從外地逃到宜村,定居西溝。隔火燒陽溝西望,見對面白草嶺上茅草萋萋,遂整荒地為平地,遣子建居,故名![詳細]
上陳東村~219村莊
陳姓人家早年由張村原遷此,因村處陜州老城東邊鄉(xiāng)里,故名![詳細]
下陳東村~220主城區(qū)
村始祖陳姓建村于舊陜州城東南鄉(xiāng),依方位取名陳東,為區(qū)別上陳東,故名![詳細]

地名由來:

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原張家灣得名。

基本介紹:

張灣鄉(xiāng)位于陜縣城東南部,距縣城4公里,距三門峽市區(qū)8公里。209國道、310國道、“洛三”高速公路和隴海鐵路穿境而過,趙家灣鐵路隧道東100米處有張家灣火車站。因鄉(xiāng)鎮(zhèn)府機關原駐于張家灣、趙家灣之間,故取名張家灣。

1992年3月,鄉(xiāng)政府機關北遷至尤家灣209國道西側,F(xiàn)轄19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141個村民組,6224戶,23625口人。

鄉(xiāng)域總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34678畝,占總面積的36%;有小型水庫5座、水塘4座、提灌站25處,機井74眼,可澆地15689畝,占總耕地面積的45%;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瓜菜、蘋果等。尤其蘋果面積已發(fā)展到7306

+查看詳細甘棠街道概況>>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張灣鄉(xiāng)境域屬陜縣二區(qū)管轄。

1949年10月,置張灣鄉(xiāng)。

1958年9月,屬城關公社。

1959年7月,陜縣與三門峽市合并,建張趙公社,為市郊區(qū)。

1961年6月,縣市分置,成立張灣區(qū)。

1962年8月,撤銷張灣區(qū),合并為張灣公社。

1984年4月,改社為鄉(xiāng)。

1999年3月,南關村劃歸三門峽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還有1個地名與甘棠街道同名:

以下地名與甘棠街道面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