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朗橋村 | 隸屬:鐘山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50322110210 | 代碼前6位:350322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qū)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朗橋地名含義有三:一、相傳有一姓郎將軍率部隊由莆田路過朗橋,因日夜行軍疲勞過度,連人帶馬摔死在橋下,后人為追念郎將軍,把此橋叫朗橋。舊石板橋頭,曾矗立一石碑,以示悼念;二、朗橋村地形似一條長布袋,兩岸相對村莊,農田,中間一條彎曲河流,在河流下游架有一石板橋,在橋面上可見溪流清澈明朗,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wèi)辦命名朗橋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wèi)生村。
2020年12月,2020年福建省森林村莊名單出爐,朗橋村入選。
2020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省級傳統(tǒng)村落名單出爐,朗橋村榜上有名。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xiāng)村名單,朗橋村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朗橋村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水稻)。
基本介紹:
朗橋村基本概況
朗橋是省定革命老區(qū)村,本村位于鐘山鎮(zhèn)東部,海拔600多米,夏季氣候涼爽,適合休閑渡假好去處。東北與城廂區(qū)常太鎮(zhèn)東坪村接壤,西鄰麥斜巖東大門景區(qū),距離鎮(zhèn)中心四公里的偏遠山村。全村區(qū)域面積1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9950畝,耕地面積2050畝;有18個自然村,其中民族自然村一個(畬族),100多人,20個村民小組,全村擁有小學一所;衛(wèi)生所一所,村醫(yī)4人。全村是全鎮(zhèn)第三在大村莊,人口3093人,768戶,外出人員以經商、經營食品小作坊為主,F(xiàn)有村班子:兩委9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4人,村支部有0黨員80人。農民收入主要以山地林木、毛竹以及種植農作物(水稻、蔬菜),食用菌
九天宮戰(zhàn)斗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鐘山鎮(zhèn)朗橋村九天宮自然村。1947年4月,中共閩中地委在莆田組建了閩中游擊縱隊(亦稱戴云縱隊),作為地委直屬的主力部隊,黃國璋任司令員兼政委,陳亨源任副司令員,
林劉交通站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鐘山鎮(zhèn)朗橋村林劉自然村。在中共福建省委南遷閩中活動期間,中共閩中特委開辟了多條交通線路,1943年9月至1944年6月在鐘山朗橋林劉自然村也開辟了地下交通站,為
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為少數(shù)雷氏畬族居住地。
明朝初期(1368-1434),洪武君率兵入閩,戰(zhàn)亂平息以后,把兵士就地安頓,朗橋村就有江都而來董氏,江夏而來黃氏和劉氏、鄭氏、周氏等。
唐朝、宋朝至明正德十二年(1447)屬興化府來蘇里。
明正德十三年(1448)至清屬興泰里,由仙游縣同安鄉(xiāng)與興泰里管轄。
民國時期行保甲制,成立朗橋保,隸屬仙游縣鯉湖鄉(xiāng)管轄。
1949年8月25日仙游縣解放,仙游縣整編為區(qū)鄉(xiāng),朗橋鄉(xiāng)由九區(qū)管
周邊相關:
朗橋村附近有九天宮戰(zhàn)斗舊址、林劉交通站舊址、菜溪巖風景區(qū)、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仙游九鯉湖風景區(qū)、海峽藝雕旅游城等旅游景點,有興化米粉、金沙薏米、興化桂圓、度尾文旦柚、莆田荔枝、仙游鄭宅茶等特產,有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藝、楓亭元宵游燈習俗、聚英書院“九蓮燈”、麟山宮皂隸舞、九鯉湖祈夢習俗、仙游青靛提煉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鐘山鎮(zhèn)·朗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