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梅村 | 隸屬:武夷街道 |
區(qū)劃代碼:350782003210 | 代碼前6位:350782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qū)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位于梅溪下游的鄉(xiāng)村,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xiāng)村名單公布,{標題}上榜。
2022年12月,福建省綠化委員會命名下梅村為2022年福建省森林村莊。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yè)農村廳認定下梅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鎮(zhèn)。
2015年10月,農業(yè)部推介下梅村為2015年中國最美休閑鄉(xiāng)村。
2012年12月,下梅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2005年9月,下梅村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03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確定下梅村為第二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村。
基本介紹: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景區(qū)以東,從度假區(qū)乘車6公里便可到達,這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積淀豐厚。
村中保留下來30余幢明清古民居建筑,枕溪而建,有巨商的豪居,官宦的府第,儒生的學堂,最具代表性的有:鄒氏大夫第、鄒氏家祠、程氏隱士居、西水別業(yè)、方氏參軍第等建筑群。這些建筑以磚木為主,東閣西廂、樓臺歇屋、天井花園,一應俱全,布局考究、工藝精湛。
村中每座古民居大門都有裝飾精美的磚雕,圖案多以吉祥的動植物或民間人物故事為主題,表達了勞動人民美好的愿望和精湛的技藝。
下梅村與高蘇坂村、公館村、角亭村、天心村、赤石村、樟樹村、黃柏村、柘洋村、大布村、溪洲村、吳齊村、會仙社區(qū)、八角亭社區(qū)、三姑社區(qū)相鄰。
文化旅游:
武夷山下梅:尋訪數(shù)百年前的幽幽茶香下梅,武夷山下的一個小村,位于武夷山風景區(qū)以東4公里處,是武夷山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由于該村在梅溪下游,故名。清康熙、乾隆年間,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興盛一
鄒氏家祠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時代為清代。鄒氏家祠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梅參軍第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時代為清代。下梅參軍第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梅程春皋宅第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時代為清代。下梅程春皋宅第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梅西水別業(yè)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時代為清代。下梅西水別業(yè)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梅大夫第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時代為清代。下梅鄒氏大夫第是萬里茶道第一代開拓人鄒英章為了慶祝自己的60大壽而建,當時鄒英章因兒子鄒茂軒而得到中憲大夫的誥封,所以起名為大夫第,門上的匾
歷史沿革:
1958年置下梅大隊,屬曙光公社;1960年屬武夷公社;1984年改稱下梅村民委員會,屬武夷鄉(xiāng);1994年屬武夷鎮(zhèn);2003年屬武夷街道。
周邊相關:
下梅村附近有下梅村、鄒氏家祠、下梅參軍第、下梅程春皋宅第、下梅西水別業(yè)、下梅大夫第等旅游景點,有武夷巖茶、桐木關正山小種、武夷山大紅袍、五夫白蓮、武夷山巖茶、武夷肉桂等特產,有楓坡拔燭橋、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政和四平戲、邵武儺舞、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