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東營市 > 廣饒縣旅游

廣饒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大王鎮(zhèn)位于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黃河三角洲南部,全鎮(zhèn)總面積122平方公里,轄1處省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97個行政村,27個居民小區(qū),境內常住人口16萬人。大王鎮(zhèn)是革命老區(qū),這里建立了全省乃至全國最早的一批農村黨支部,保存并傳播了全國第一版《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誕生了鄧天一、李耘生、李玉堂、丁萊夫、張?zhí)愕戎T多仁人志士,出現(xiàn)了清河大地第一支抗日武裝力量,第一屆廣饒縣委就誕生在大王劉集。劉集村黨支部建立于1925年春,是山東省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劉良才任黨支部書記,劉英才、劉洪才為委員,隸屬中共濟南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1927年8月,在劉集黨支部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共廣饒?zhí)刂,劉良才任書記,兼任劉集黨支部……[詳細]
  寨村泉順院位于廣饒縣樂安街道辦事處寨村前大街偏西路南,始建于清朝道光時期,距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院落座南朝北,為青磚灰瓦的土木結構,以北街大門樓為界分東、西兩院。大門樓為兩層,設有門窗,為青磚灰瓦土木結構。東院原是一個四合院,大門朝西,有北屋五間、西屋四間、東屋三間、南屋五間,東、西、北屋均為一般清代建筑,只有五間南屋是前出廈,青磚、灰瓦、土木結構,四梁十二柱,灰色筒瓦筑頂,東山墻修筑影壁。西院也是一個四合院,有二層樓一座,房屋數(shù)間。二層樓為三間式結構,青磚灰瓦土木建造,在西南角設有木質樓梯。歷經(jīng)百余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如今整個院落現(xiàn)僅存有北街大門樓一座,東院僅存北屋五間、西屋兩間及西大門……[詳細]
  牛家遺址位于廣饒縣廣饒街道辦牛家村北約200米處,向南約1000米是白塢村,向東約1000米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生產路。遺址北邊有一條東西走向的生產路及人工溝。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南部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古河道,群眾俗稱北溝崖。遺址地處平原,視野開闊,上面為農田,周圍無太多樹木。土質呈灰紅粘顆粒狀。1987年廣饒縣文物普查小組對牛家遺址進行了第一次普查,后又多次對其進行實地普查,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陶片。從溝的剖面看,該遺址文化層厚約2米,內涵十分豐富,在地面上到處都可以撿到器物殘片,采集的標本主要有:陶鬶足、陶鼎足、陶杯口沿、陶鬲腹等器物殘片。紋飾主要以弦紋和繩紋為主,陶色主要以黑陶磨光和灰陶為主。在遺址……[詳細]
  冢頭墓群共9座,目前僅有5座存有封土,系漢代歐陽生至其裔孫歐陽歙共八位博士及漢代御史大夫倪寬之墓。其中7座(3座有封土)位于樂安街道辦轄區(qū)內,現(xiàn)存墓的封土大小不等,直徑約8—30米,高3—4米。2座位于李鵲鎮(zhèn)轄區(qū)內,封土高約2—4米。歐陽八博士之一的歐陽生,字伯和,千乘(今廣饒縣)人,畢生致力于《尚書》章句的研究和著作,因精通《尚書》被立為博士。歐陽生外,其余七位分別為歐陽巨、歐陽遠、歐陽高、歐陽仲仁、歐陽地余、歐陽政、歐陽歙,其中歐陽地余在漢元帝時官至九卿之一的少府,歐陽歙在漢光武帝時官至大司徒。倪寬為漢代御史大夫,曾隨侍漢武帝封禪泰山,奉詔與司馬遷等共定《太初歷》等,為漢代名臣。倪寬墓也被……[詳細]
  營子遺址位于廣饒縣樂安街道辦營子村東南約100米處。北賈溝從遺址東部由北向南穿過。遺址為一隆起的高地,呈橢圓形,長徑是東北-西南向,為469米,短徑是西北-東南向,為337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北賈溝從遺址東部由南向北穿過。據(jù)初步鉆探調查,遺址文化堆積較厚,一般1.5—3.5米,采集到的標本既有上萬年的獸骨化石,也有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時期的蚌刀、蚌鐮、骨錐、石鏟、石斧、石鐮、石鑿、單孔石刀、雙孔石刀、方孔石器、黑陶杯、紡輪、白陶、鬶等,文化遺存極為豐富。方孔石器為本地區(qū)所僅見,地方特色濃郁。1982年,對該遺址進行局部發(fā)掘。發(fā)掘表明,此處石質工具種類繁多,制作技藝精湛;陶制品可分為泥質和夾砂……[詳細]
  柏寢臺位于廣饒縣城東北15公里的花官鄉(xiāng)桓臺村南,西距樂安故城4公里,南面約0.5公里處是小清河,往西3.5公里是東辛公路。柏寢臺,據(jù)《漢書》顏師古注,是“以柏木為寢室于臺之上也”,故而得名。柏寢臺系以人工土筑而成。《史記?孝武本紀》載:“漢武帝有故銅器,問少君,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于柏寢。已而驗其刻,果齊桓公器。”據(jù)此可知,柏寢臺至遲建于齊桓公十年(前676),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歷史。柏寢臺原稱路寢,是齊侯的行宮!蹲髠鳌酚涊d:經(jīng)二十有六年(前516),齊侯與晏子坐于路寢,公嘆曰:“美哉,室!其誰有此乎?”《韓非子》中也有記載:齊景公與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寢之臺而還望其國,曰:“美哉,泱泱……[詳細]
  西十里遺址位于廣饒縣樂安街道,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2015年6月23日,西十里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辛張遺址位于東營市廣饒縣李鵲鎮(zhèn)西辛張村西南約300米處,為新石器時代——漢代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經(jīng)實地確定,我們決定以保護標志碑為基點,坐標點為東經(jīng)118°22′20.1〞,北緯37°01′07.1〞,把此基點以西約100米,以東約400米,以南約300米,以北約100米,總面積約200000平方米的區(qū)域為重點保護區(qū)。把西辛張村西面南北生產路以西,基點向北約150米,基點向西約200米,向南約500米的一條東西生產路以北50米的區(qū)域劃為建設控制區(qū)。1980年,廣饒縣文物管理組進行全縣文物普查時,首次發(fā)現(xiàn)該遺址。之后,廣饒縣博物館又進行了多次普查,基本上了解了該遺址的文化內涵和地層堆積情況,文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