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鄂州市 > 鄂城區(qū)旅游

鄂城區(qū)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吳氏祠堂位于鄂州市鄂城區(qū)杜山鎮(zhèn)三山村。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五年(1866)擴建。一進兩重,四合院式布局,面闊14.8米,進深23.7米,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布瓦頂。祠內(nèi)存“三讓遺馨”“至德流芳”橫匾兩塊。該祠堂整體保持了鄂東南清代傳統(tǒng)祠堂的結(jié)構(gòu)和風格,是研究湖北鄉(xiāng)土建筑的重要實物。重修后的吳氏祠保持了原來的風格,總體建筑為列架式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頂,貓拱式山墻,青磚碧瓦,門口有直徑1米的石鼓列于兩邊。祠內(nèi)有八角徊樓和戲臺,均有八仙過海及花卉雕刻裝飾,梁柱之類亦有龍、鳳紋花雕。整個動、植物雕飾造型生動,形象逼真。祠宇進深23.7米,面闊14.8米。是目前樊湖水域內(nèi)幸存而又罕見的古代祠宇,有……[詳細]
  樊口水利樞紐位于鄂州市鄂城區(qū)樊口街大閘社區(qū),包括民信閘、樊口大閘、樊口電排站等水利設(shè)施,始建于1924年。民信閘是1924年由原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臨時總指揮吳兆麟主持修建,1926年完工,三孔涵洞,排水面積3000余平方公里。樊口大閘1971年7月動工,1972年10完工,包括排水閘、船閘、灌江閘和閘前公路橋等設(shè)施。樊口電排站介于民信閘和樊口大閘之間,1977年7月動工,1980年6月完工,由內(nèi)外引排渠道、主泵房、副廠房、安裝間、公路橋、攔污柵、防洪大堤、薛家溝閘等組成,1984年榮獲優(yōu)質(zhì)工程和國家優(yōu)質(zhì)設(shè)計金質(zhì)獎,1987年前為全省規(guī)模最大和全國單機容量最大的泵站。樊口水利樞紐是一座集防洪、灌溉……[詳細]
  北伐軍二十軍軍部舊址位于鄂州市城區(qū)大北門正街躍進旅社。1927年2月,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賀龍率部駐此。同年3月,第一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五師,同年6月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賀龍任軍長。舊址由前后側(cè)三棟建筑組成。前棟為鋪房結(jié)構(gòu);后棟為兩層樓房,十間,占地面積約140平方米;側(cè)棟為民居。該舊址是北伐戰(zhàn)爭時期的重要遺存,對研究中國軍事史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保護范圍:自舊址外墻向四周分別延伸2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米,西至大北門道路中線,南抵建設(shè)街公建用地邊線,東至中高層居民住宅樓邊緣![詳細]
  彭楚藩烈士墓位于鄂州市鄂城區(qū)西山街道辦事處西山靈泉寺后。彭楚藩(1884-1911),湖北鄂城人,近代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首義“三烈士”之一。曾參加日知會、共進會、文學社等革命團體。1911年9月被推為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軍事籌備員之一。1911年10月9日晚,與蔣翊武等商量起義時被捕,翌日犧牲。1934年遷葬于此。封土底徑6.3米,高1.6米。墓前立碑及石柱架,墓后擋土墻嵌紀念碑。(第一批)……[詳細]
  瓦窯咀窯址位于鄂州市鳳凰辦事處司徒村瓦窯咀,東漢、六朝窯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1·1米。發(fā)現(xiàn)2座圓形窯爐,底徑約2·1米,爐壁厚5-8厘米。窯爐內(nèi)采集有施黃褐色釉瓷碗和匣缽。窯爐周圍采集有陶片;陶片以泥質(zhì)灰陶為主,泥質(zhì)紅褐陶次之,紋飾有繩紋、弦紋、布紋、銅錢紋、棱形紋和劃紋,器形有罐、缽、盆及筒瓦、板瓦等。(第二批)……[詳細]
  七窯山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周代遺址,位于鄂州市燕磯鎮(zhèn)沙塘村,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5米左右,內(nèi)涵豐富,地面采集到許多石器、陶器(片)。該城址對于研究這一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具有很高價值。(第五批)保護范圍:東面至北緯30°22′01.83″、東經(jīng)114°55′58.17″;西面至北緯30°22′02.22″、東經(jīng)114°55′51.04″;南面至北緯30°21′58.87″、東經(jīng)114°55′55″;北面至北緯30°22′03.91″、東經(jīng)114°55′56.19″。建設(shè)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東面向外20米至水塘西,西面至武鋼球團礦鐵路專用線,東南面至官塘灣,北面向外20米![詳細]
  徐家灣遺址位于鄂州市鄂城區(qū)燕磯鎮(zhèn)百洪村,商周時期遺址。東西略長、南北稍窄,高出地面7~10米,面積2.3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8~1.2米。采集有石錛、石鑿和陶片。曾暴露墓葬一座,出土有觚、爵、鉞、鍤、戈等商代青銅器。該遺址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保護范圍:東北面至北緯30°21′29.22″、東經(jīng)114°57′14.45″;西南面至北緯30°21′26.34″、東經(jīng)114°57′08.19″;東南面至北緯30°21′26.29″、東經(jīng)114°57′14.42″;西北面至北緯30°21′29.26″、東經(jīng)114°57′08.22″。建設(shè)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東北面至水泥路,西南、東南、西……[詳細]
  四眼井位于鄂州市鄂城區(qū)古樓街道辦事處古樓街。南宋嘉定年間縣尉應博鑄四眼鐵蓋置井上,故名。圓形井口,外徑約2.3米,深10米。井口處設(shè)十字形承梁,條石砌成。其上置四眼鐵蓋,直徑2.75米,厚0.06米,四孔對稱分布,孔徑0.54米。該井結(jié)構(gòu)形制獨特,是研究宋代水井的重要實物。(第五批)保護范圍:自井臺周邊向外延伸,東、南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西面至古樓街道路中線,北面至十字街道路中線,東、南面至五層樓外墻![詳細]
  張裕釗墓清代名人墓葬,位于鄂州市西山南麓張裕釗陵園,面積約500平方米,現(xiàn)存墓碑和墓冢。張裕釗,清末著名書法家、教育家、古文家,其影響遠播日本,生平事跡載入《清史稿》。該墓對于研究清末歷史文化、弘揚中日友誼等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保護范圍:以墓冢為中心,東、西、北面各向外延伸至張裕釗陵園圍墻,南面向外延伸約5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向外延伸10米![詳細]
  鳳凰臺塔位于鄂州市鄂城區(qū)鳳凰街道辦事處鳳凰路東側(cè)。據(jù)《一統(tǒng)志》載,鳳凰臺在武昌(今鄂州)東虎頭山,得名于三國時期。明萬歷初年,知縣李有朋建塔于其上。八角五層樓閣式磚塔。塔前原有清乾隆年間修建的鳳臺書院,咸豐初年毀于戰(zhàn)火,民國重建,改城古鳳鳴寺,面闊三間,進深二間。1970年拆毀。(第一批)……[詳細]
  庾亮樓在鄂州市城區(qū)古樓街北段,是古武昌十景之一。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相傳是孫權(quán)稱帝時皇城中的安樂宮之端門。西晉時刺史庾亮曾在樓上賞月。故名“庾亮樓”,簡稱“庾樓”,亦稱“玩月樓”、“南樓”、“譙樓”。當時樓上有胡床一座,并置有響應環(huán)城之鼓。每天晨昏以鼓點敲更報時,故又稱“鼓樓”、“古樓”。迄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歷史。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知縣戚元禮、謝叔賓修葺;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知縣熊登、邵遐齡兩度重修。民國年間曾維修一次,有邑人閔孝荃題“鄂州南樓天下無”七字匾。庾樓南向,分上下二層。樓下石砌圓拱門,跨街而立。內(nèi)拱高十二米,寬十一米,長十六米,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