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泉州市旅游

泉州市景點介紹

  黃宗漢故居位于泉州市區(qū)中山中路鎮(zhèn)撫巷內(nèi),有二座住房,各三開間,三進深,還有護厝、書房、花園等,占地1畝多。故居為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黃宗漢的府第,現(xiàn)主體建筑尚存,是泉州清代仕宦世家聚族而居的宅第典型![詳細]
  萬正色故宅位于泉州市區(qū)東街第三巷萬厝埕。原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的府第,后賣給王姓,俗稱其府第為“萬厝埕王”。宅主萬正色(1637—1691年)字惟高,一字中庵,福建晉江人?滴跞,招降海盜陳燦有功,提為陜西興安游擊將軍。從西安將軍瓦爾喀平吳三桂,十五年,加太子少保銜,調(diào)任福建水師總兵,繼而提升水師提督。十八年,追敘克陽平關功,加左都督。從康親王杰書征戰(zhàn)福建,降服耿精忠,驅逐鄭錦,予世職拜他喇布勒哈番![詳細]
  蔡清故居位于泉州市區(qū)西街孝感巷24號,1983年1月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系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江西省提學副使蔡清的府第,隆慶四年(1570年)改為蔡文莊公祠,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故居坐北朝南,面寬、進深各五間,硬山式屋頂,穿斗式木構架。東墻壁上嵌有咸豐七年(1857年)《重修泉郡大寺后文莊公祠序》碑刻一方。1986年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詳細]
  慕西覺苑位于市區(qū)北門頂埔,1937年廣凈法師購棗園地建精舍,供其師祖轉逢和尚從開元寺退隱后居住,弘一法師為其書額“慕西覺苑”。僑僧廣凈法師于1987年和1993年兩次傾資重修擴建,于1993年建成雙檐式大殿,重塑佛像金身。整座慕西覺苑由大殿、護厝、僧舍、齋堂、寺門、大埕、山門、圍墻等組成,占地面積一千余平方米,規(guī)模雄偉。大殿為二進五開間雙檐歇山式石木結構,氣勢非凡,內(nèi)祀三世尊佛。大殿左右兩邊為雙層式樓宇建筑,古樸典雅,作為護厝、僧舍、齋……[詳細]
  臨漳門位于新門街與江濱路交匯處,靠近筍江大橋,風格復古,2002年重建![詳細]
  朝天門明隆慶《泉州府志》認為:北樓“即羅城之朝天門!鼻迩 度莞尽す袍E》稱:“朝天門系南唐保大中(943—957),留從效擴城后方予北門之名號!2001年8月4日開工重建的朝天門,位于現(xiàn)北門街環(huán)島。該城門按照宋元官式古城門樓工程設計,占地面積為577.8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建筑總高度為22.3米,城樓為五開間二層歇山式單檐木結構建筑,各道工序工藝上精雕細刻,精益求精![詳細]
  泉郡接官亭,俗稱觀音大士亭,坐落于泉郡臨漳門外黃甲街,亭古名盛,有“閩南--”之美譽,歷來香火鼎盛。據(jù)郡志載,宋慶元四年(1198年)臨漳門外有甘棠、棠陰、龜山三橋,三橋盡處有古接官亭,供奉觀音菩薩,亦稱觀音大士亭。明萬歷辛丑夏,洪水泛溢入亭,水退不見菩薩佛像,里人稱菩薩己駕波歸南海普陀山。同年江水漂來旃檀巨木,滯亭邊不去,拾入亭中,異香盈亭,夜燦毫光。里人異之,遂聘名師巧匠,依唐閻立本所繪之觀音大士像雕就菩薩“三身”,一立二坐,莊嚴妙……[詳細]
  泉州傳統(tǒng)民居建筑富含閩南文化內(nèi)涵。林廉平民居建于民國期間,三落五開間格式,硬山式屋頂,中軸線起依次為:大門、天井、雙廂房、大廳、天井、后雙廂房、后落,“出磚入石”和海蠣殼墻體,規(guī)模宏大,富有地方特色。……[詳細]
  1912年由菲律賓華僑宋文圃購買改建,1915年完工,為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洋樓大厝。臨街大厝為三開間雙護厝,有大小房間40間,厝外有石埕百余平方米,具有典型的閩南傳統(tǒng)建筑風格。整座大厝雕梁畫棟,內(nèi)外隨處可見有瓷雕、木雕、磚雕等,即便大多破損也依然可見其精美之至。古大厝后是私家花園,雙層洋樓古老又美麗,四周有圍廊,典型的騎樓造型,外觀為西式洋樓,內(nèi)部結構為中式古厝,與前面的古大厝形成鮮明的對比。古大厝和洋樓雖略顯破舊,卻已歷經(jīng)九十余載的……[詳細]
  位于古城泉州南部的青龍巷,由旅菲華僑李妙森建于1927年,為一座帶單護厝、兩層內(nèi)院式中西合璧式帶風樓洋樓的近現(xiàn)代優(yōu)秀建筑。其西式建筑的柱子配上閩南建筑的外墻,傳統(tǒng)的磚雕配上南洋的特色瓷磚,挺拔開闊的羅馬柱回廊,色澤鮮艷的象頭神瓷畫,紅磚白石、雕飾精美的墻面……精致的紅色外墻磚雕和天花板倒蓮花雕飾,獨特的西式窗欞,使得這座建筑別具特色。而故居最特別的是,那些進口外墻上瓷磚浮雕畫的印度教“象頭人身”圖案,至今鮮艷如新。因此,像這樣富有文化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