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diǎn)推薦 > 北嶺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lái)[2]

北嶺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lái)[2]

明洪武三年(1370),彭氏先祖有信率四子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因有彭溝涯,為區(qū)分,故名前彭溝涯。
明洪武年間,常姓兄弟六人自山西洪洞縣遷居今河南省杞縣,后老五從杞縣遷此定居,村前蓋一文昌閣,得村名常閣。
明洪武二年(1369),王姓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地理位置特殊,為南來(lái)北往客商提供食宿,得名張食店。清道光年間黃河泛濫流經(jīng)村東,大水過(guò)后,形成南北河坡,改名為王河。
清康熙年間,劉氏十世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因村里有園子故名劉園。
清代,崔氏七世祖有章遷居此地建村,因村東南蓋一座火神廟,改村名為崔小廟。
明洪武年間,譚姓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此落戶,蓋土樓,得名譚樓。
明洪武二年(1369),任姓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永城西北22.5公里任村定居,后因建有樓房,故名任樓。
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王氏四世祖兄弟五人,老三遷至后王六子村東南里建村。為了表示不忘祖宗,取村名為王六子。
明洪武二年(1369)陳姓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夏邑縣城東南16里處建村,因村東頭有小廟,故名陳小廟,辛亥革命(1911)后,改為陳樓。
明洪武年間,孫楊集孫姓在此建磚瓦窯,蔣姓在此任技工。后落戶建村蔣莊,后馬、張、劉姓相繼遷此定居。蔣姓遷走,仍沿用蔣莊村名。
明洪武二年(1369),孫姓先祖東昌公從山西洪洞縣遷至夏邑縣何營(yíng)西南定居,后遷水西村(即今孫楊集)。明弘治三年(1490),五世兄弟三人老二奕俊分居于此。因位于孫楊寨之后,故名孫后寨。
明洪武年間,孫姓先祖東昌公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永城西北二十公里處定居。四世祖孫楊聚族眾起集,名永旺集,由于孫楊在鄉(xiāng)里德高望重,村鄰都說(shuō)永旺集為孫楊集。后因又筑寨,為孫楊寨,寨廢,復(fù)名孫楊集。
明嘉靖年間,蘇姓先祖從永城遷至蘇家胡同。明成化年間,馬姓先祖遷至馬家樓。明嘉靖年間,宋姓先祖從山西洪洞縣遷至馬家樓、蘇家胡同東頭。解放后,三村合并,改村名為宋莊。
明洪武三年(1370),劉姓先祖遷至夏邑何營(yíng)東劉莊。明正德年間,三世祖遷至劉家洼。明隆慶年間,八世祖遷至此定居,因建廟一座,故名劉廟臺(tái)子,解放后稱劉莊。
明洪武年間,張氏先祖從山東遷此建村。明嘉靖年間,孫姓八世祖遷此,得名張莊,又因人口發(fā)展快,又蓋瓦房,改村名為孫瓦房。
說(shuō)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luò),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jiàn),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