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為正定、獲鹿兩縣轄地。 1941年3月,劃歸市轄,主要屬三區(qū)、六區(qū)。 1947年12月,全市改劃為八個區(qū),主要屬五區(qū)、八區(qū)。 1950年8月,五、六、七、八4個區(qū)合為五區(qū)、六區(qū),主要屬五區(qū)。 1953年12月,五區(qū)、六區(qū)合并為郊區(qū)。 1955年12月30日,設立長安區(qū)。 1966年8月,更名東方紅區(qū)。 1980年5月,更名長安區(qū)。 2001年,石家莊市區(qū)劃調整,將正定縣的西兆通、南村2個鎮(zhèn)和原郊區(qū)談固鄉(xiāng)的談固、南翟營、北翟營、土賢莊、白佛、白佛口6個行政村以及南高營鎮(zhèn)的南高營、北高營、東古城、西古城4個行政村劃歸長安區(qū)。 2014年,石家莊市部分行政區(qū)劃調整,將原橋東區(qū)的中山東路、阜康、建安、勝北4個街道和桃園鎮(zhèn)劃歸長安區(qū)。 |
1947年,全市劃為八個區(qū),屬第二區(qū)。 1955年7月,更名永安區(qū)。 1956年,新華區(qū)、永安區(qū)合并為橋西區(qū)。 1958年11月,改設橋西區(qū)人民公社。 1960年6月,獲鹿縣劃歸橋西區(qū),后劃出。 1969年11月,橋西區(qū)以中山西路為界,分為兩個區(qū),中山西路以北設新華區(qū),中山西路以南取名紅衛(wèi)區(qū)。 1980年5月,紅衛(wèi)區(qū)更名橋西區(qū)。 2001年3月,撤銷郊區(qū),留營、振頭、西里3鄉(xiāng)劃歸橋西區(qū)。 2014年,撤銷橋東區(qū),休門、東風、東華、彭后、匯通5個街道劃歸橋西區(qū)。 |
歷史沿革:原為獲鹿縣地。 1947年,全市劃為八個區(qū),屬第一區(qū)。 1955年,以境內(nèi)新華路得名新華區(qū)。 1956年,與永安區(qū)合并為橋西區(qū)。 1969年,析出復置新華區(qū)。 |
1950年6月,設立井陘礦區(qū),屬石家莊市。 1958年7月,井陘礦區(qū)撤銷并入井陘縣;12月撤銷井陘、獲鹿2縣,設立井陘區(qū)、獲鹿區(qū),屬石家莊市。 1960年5月,井陘區(qū)、獲鹿區(qū)合并設立井陘縣;12月,恢復井陘礦區(qū)。 1989年12月,撤銷井陘礦區(qū),劃歸井陘縣。 1990年10月,中共石家莊市委、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宣布,礦區(qū)恢復原體制運行,歸石家莊市。 1992年5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恢復井陘礦區(qū)建置。 |
1947年11月,為第五、六、七、八區(qū)。 1950年,并為五、六區(qū)。 1953年,并為郊區(qū)。 1958年,撤區(qū)建公社,分屬橋西、橋東、長安3區(qū)。 1961年,析置東郊區(qū)、西郊區(qū)。 1965年,兩區(qū)合并為郊區(qū)。 2001年,撤銷石家莊市郊區(qū),由正定縣留村鄉(xiāng)、二十里鋪鎮(zhèn),欒城縣方村鎮(zhèn),長安區(qū)裕東、裕華、東大街街道及郊區(qū)槐底、孫村街道合并為裕華區(qū)。 |
春秋為肥子國地。 西漢元鼎四年(前113),置槀城縣,屬真定國。 東漢建武十三年(37),屬常山郡。 晉省。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復置。 北齊改名高城縣,巨鹿郡治此。 隋開皇初廢巨鹿郡,屬趙州。 十年(590),置廉州。 十八年(598),復名槀城縣。 大業(yè)二年(606),廢廉州,屬欒州。 十三年(617),復置巨鹿郡。 唐武德元年(618),廢郡復置廉州。 貞觀元年(627),廢廉州,屬常山郡。 天祐二年(905),改名槀平縣,屬鎮(zhèn)州。 五代梁復名槀城縣。 金末改“槀”為“藁”。 蒙古太宗六年(1234),升永安州。 七年(1235),復為藁城縣,屬真定路。 明屬真定府。 清雍正六年(1728),屬晉州。 十二年(1734),屬正定府。 1913年,屬范陽道。 1914年,屬保定道。 1928年,廢道,直屬河北省。 1935年,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無極、欒城2縣并入藁城縣。 1960年,屬石家莊市。 1961年,復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 1989年,撤縣設藁城市(縣級)。 1993年,劃歸石家莊市代管。 2014年,撤銷藁城市,設立藁城區(qū)。 |
春秋時期屬鮮虞國地。 戰(zhàn)國初屬中山國,后歸趙國。 秦時,治石邑縣,屬恒山郡。 西漢屬常山郡。 北齊井陘縣省入,改石邑縣為井陘縣。 隋開皇六年(586),井陘、石邑縣分置。 十六年(696),析石邑縣西境置鹿泉縣,治今獲鹿鎮(zhèn),屬井州。 唐天寶十五年(756),改名獲鹿縣,屬恒州。 宋開寶六年(973),石邑縣省入,屬鎮(zhèn)州。 金興定三年(1219),升鎮(zhèn)寧州。 元初改西寧州。 太宗七年(1235),復為獲鹿縣,屬真定路。 明屬真定府。 清屬正定府。 1913年,屬保定道。 1925年,析東境石家莊、休門等村置石門(今石家莊)市。 1928年,直屬河北省。 1935年,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qū)。 1938-1948年,屬晉察冀和晉冀魯豫邊區(qū)。 1940年8月,設建屏縣,包括獲鹿縣北部、平山縣和井陘縣各一部分,屬晉察冀邊區(qū)第五專區(qū)。 1949年,屬石家莊專區(qū)。 1958年,并入井陘縣。 1960年,歸石家莊市橋西區(qū)。 1961年,又入井陘縣。 1962年,復置縣,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 1983年,改屬石家莊市。 1994年,撤銷獲鹿縣,改設鹿泉市(縣級)。 201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鹿泉市,設立鹿泉區(qū)。 |
春秋時期屬晉。 后曾屬鮮虞。 戰(zhàn)國時期屬中山,后歸趙。 秦時屬恒山郡。 西漢置關縣。 東漢改置欒城縣,屬常山郡。 三國魏省入平棘縣。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復置欒城縣,治今縣西焦家莊東,屬趙郡。 北齊省。 隋開皇十六年(596),復置,屬欒州。 唐初屬趙州。 大歷三年(768),改屬恒州。 天祐二年(905),改名欒氏縣,屬鎮(zhèn)州。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復名欒城縣。 宋慶歷八年(1048),屬真定府。 元初屬趙州,后屬真定路。 明洪武十年(1377),徙治今欒城,屬真定府。 清屬正定府。 1913年,屬保定道。 1928年,直屬河北省。 1935年,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5年10月,欒城縣與正定縣、獲鹿縣建立聯(lián)合縣,稱為欒正獲縣,屬冀中區(qū)第六專區(qū)。 1946年,恢復欒城縣,屬冀中區(qū)第十一專區(qū)。 1949年8月,劃屬河北省石家莊專區(qū)。 1950年6月1日,獲鹿縣第六區(qū)方村等27個自然村劃歸欒城縣。 1958年12月20日,撤銷欒城縣,方村等11個自然村劃歸石家莊市,其余境域并入藁城縣。 1960年,欒城縣境由藁城縣劃出,屬石家莊市橋東區(qū)。 次年析部分區(qū)域劃歸趙縣。 1962年3月27日,于原縣城恢復欒城縣。 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 1986年,屬石家莊市。 201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撤銷欒城縣,設立欒城區(qū)。 |
春秋屬鮮虞國,戰(zhàn)國屬趙國。 秦時,始置井陘縣,屬恒山郡。 西漢沿置。 北齊省入石邑縣,改石邑縣名井陘縣。 隋開皇六年(586)井陘、石邑2縣分設復原縣制,十六年(596)于井陘縣置井州(后一度改井陘郡),井陘縣屬之。 唐貞觀十七年(643)廢井州、屬恒州。 宋熙寧八年(1075)徙治天長鎮(zhèn)。 金屬威州(治今威州)。 元屬真定路。 明屬真定府,清屬正定府。 1913年廢府屬保定道。 1928年廢道,直屬河北省,1935年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qū)。 1938年1月屬晉察冀邊區(qū)冀西區(qū)。 1939年9月劃屬冀西三專區(qū)。 1940年上半年又改屬晉察冀邊區(qū)第五專區(qū),并有部分地區(qū)劃歸建屏縣。 1942年2月,劃歸北岳區(qū)第五專區(qū);1944年6月,又改屬北岳區(qū)第四專區(qū)。 1944年7月,屬冀晉區(qū)第四專區(qū)。 1946年井陘縣屬冀晉區(qū)第三專區(qū)。 1947年6月,劃屬冀晉區(qū)第四專區(qū)。 1948年6月屬北岳區(qū)第四專區(qū)。 1949年屬石家莊專區(qū)。 1950年析置井陘礦區(qū),劃歸石家莊市。 1958年獲鹿縣、井陘礦區(qū)并入,屬石家莊市。 1960-1962年礦區(qū)、獲鹿先后析出,復原縣制,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 1983年改屬石家莊市。 1989年12月撤銷石家莊市井陘礦區(qū),將原井陘礦區(qū)劃歸井陘縣管轄。 1990年10月5日恢復井陘礦區(qū)歸石家莊市管轄至今。 |
秦置東垣縣,沿用戰(zhàn)國東垣邑名,治今石家莊市郊東古城,屬恒山郡。 西漢初屬恒山郡。 高帝十一年(前196)平陳豨叛亂后,更名真定縣。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置真定國治此。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真定國廢,屬常山郡。 西晉常山郡治此。 唐初郡、縣遷治今正定。 唐至清歷屬恒州、鎮(zhèn)州、真定路、真定府、正定府,并為州、路、府治。 清雍正元年(1723)避胤禎名諱,更名正定縣。 1913年廢府屬保定道。 1928年廢道,直屬河北省。 1935年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qū)。 1939年9月屬晉察蠶邊區(qū)冀西三專區(qū)。 1940年屬冀西五專區(qū),同年夏秋,正定縣地始與藁城、獲鹿部分縣地,合置藁正獲聯(lián)合縣(1946年撤銷),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七專區(qū)。 1944年7月,歸屬冀晉區(qū)。 1945年屬冀晉區(qū)第四專區(qū)。 1946年7月屬冀晉區(qū)第三專區(qū)。 1947年6月屬冀晉區(qū)第四專區(qū)。 1948年6月屬北岳區(qū)第四專區(qū)。 1949年1月15日,屬建屏專區(qū),同年8月1日,劃歸河北省石家莊專區(qū)。 1960年屬石家莊市。 1961年復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 1986年改屬石家莊市。 1993年6月屬石家莊市。 2001年1月22日,正定縣留村鄉(xiāng)、二十里鋪鎮(zhèn)劃歸石家莊市裕華區(qū)管轄;西兆通鎮(zhèn)、南村鎮(zhèn)劃歸石家莊市長安區(qū)管轄至今。 |
今縣境,夏商周分屬并州、冀州;秦先屬巨鹿郡,后屬恒山郡;西漢置南行唐縣,仍屬恒山郡,后改常山郡;漢景帝三年(前154),常山郡又改為中山國,屬之;北魏去“南”字,始稱行唐縣;1913年屬范陽(保定)道;1928年直屬河北。1938年,晉察冀邊區(qū)建立,屬冀西區(qū),同年秋,劃歸冀西區(qū)三專區(qū);1940年屬冀西五專區(qū);1945年屬晉察冀區(qū)第四專區(qū);1946年屬冀晉區(qū)第三專區(qū);1949年屬河北省定縣專區(qū);1954年屬石家莊專區(qū);1958年并入新樂縣;1962年復置,仍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1993年屬石家莊市管轄至今。 |
周、春秋、靈壽屬中山;前406年魏滅中山,靈壽屬魏;前380年,中山桓公復國,徙都靈壽(今故城村);前296年趙滅中山,靈壽屬趙;秦時靈壽屬鉅鹿郡;漢高帝元年(前206)靈壽置縣,隸屬恒山郡;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靈壽縣屬常山郡。 晉時靈壽縣治所由故城村遷至今治;隋時,靈壽隸恒州、恒山郡、燕州;唐代,靈壽縣屬并州、恒州、常山郡、詆州、鎮(zhèn)州;宋代,靈壽屬鎮(zhèn)州;元代,靈壽初屬恒州,后隸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清屬正定府。 1913年屬保定道。 1928年直屬河北省。 1935年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qū)。 1938-1948年屬晉察冀邊區(qū)冀西、北岳、冀晉區(qū)。 1949年1月屬察哈爾省建屏專署;1949年8月隸屬河北省石家莊專區(qū);1958年并入正定縣;1962年復置,屬石家莊專區(qū),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1993年屬石家莊市管轄至今。 |
高邑,古稱“鄗”,春秋初期鮮虞國地,后晉滅鮮虞國后屬晉國;戰(zhàn)國時期為趙邑,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設郡縣,鄗為巨鹿郡;西漢初設鄗城為高邑建制之始;東漢建武元年(25)漢光武帝劉秀于鄗縣城南“千秋臺”登基稱帝,詔改鄗為高邑;北齊天寶七年(556年)徙今治,房子縣省入,屬趙郡。 隋至清屬趙州。 1913年屬大名道。 1928年廢道直屬河北省。 1935年屬第十三行政督察區(qū)。 1938-1948年屬晉冀魯豫邊區(qū)太行區(qū)。 1949年屬河北省石家圧專區(qū)。 1958年與元氏縣并為高元縣,將贊皇縣并入改名元氏縣。 1962年從元氏縣劃出,恢復高邑縣建制。 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 1993年屬石家莊市管轄至今。 |
秦代,縣境屬巨鹿郡;漢高帝八年(前199),深澤為侯國,屬中山郡,為“深澤”地名載于史籍之始;景帝三年(前154),中山郡改稱中山國,轄深澤;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除深澤侯國,改為深澤縣;西漢末,改稱南深澤縣,隸涿郡;東漢建初四年(79)改隸樂成國;延光元年(122),樂成國改名安平國隸安平;延熹元年(158)改安平為博陵郡,南深澤隸博陵;三國時,南深澤為魏地,隸博陵郡;晉,南深澤隸博陵國;北魏時,去“南”字為深澤縣,隸博陵;太平真君七年(446)安國縣省入深澤縣(景明二年復安國縣);北齊、北周時,省深澤縣,歸入博陵郡安平縣;隋開皇六年(586)復置深澤縣,治所在今治,屬定州;大業(yè)三年(607)改定州為博陵郡;大業(yè)九年(613),改博陵為高陽郡,均轄深澤縣;唐武德四年(621)復置定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定州為博陵郡,隸博陵;乾元元年(758),復置博陵郡為定州,隸定州;景福二年(893)二月,置祁州于無極,深澤隸祁州;五代承唐舊制,深澤隸祁州;清代,深澤初隸保定府祁州;雍正十二年(1734)改屬定州;1913年直隸省下設四道,津海道、大名道、口北道、范陽道,深澤屬范陽道;1914年范陽道改名保定道,深澤屬保定道;1928年廢道制,深澤改屬河北。1938年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第二專區(qū);1940年12月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第八專區(qū);1944年,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第七專區(qū);1946年,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第十一專區(qū);1948年2月,屬晉察冀邊區(qū)冀中區(qū)第九專區(qū);1949年8月1日,屬河北省定縣專區(qū);1954年6月18日,劃歸石家莊專區(qū);1958年11月12日,撤銷深澤縣并入束鹿縣;1961年5月5日從束鹿縣析出省入晉縣;1962年1月1日從晉縣析出,恢復深澤縣治,仍屬石家莊專區(qū),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1993年石家莊地、市合并,屬石家莊市至今。 |
隋開皇十六年(596)析房子縣西境始置贊皇縣,因境內(nèi)贊皇山得名,屬欒州。 大業(yè)二年(606)廢欒州,屬趙州。 宋熙五年(1072)省入高邑縣。 元祐元年(1086)復置。 蒙古至元二年(1265)又省入高邑縣。 七年復置。 清雍正二年(1724)改屬正定府。 1913年屬范陽道。 1914屬保定道。 1928年廢道,直屬河北省。 1935年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石家莊專區(qū)。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 1958年并入元氏縣。 1962年復置。 1967年屬石家莊地區(qū)。 1993年6月屬石家莊市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