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平頂山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平頂山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西周屬應國。

春秋相繼屬鄭、晉、楚所轄。

秦代西部屬城父縣(今寶豐縣),東部屬襄城縣和昆陽縣(今葉縣)。

南北朝時分屬高陽縣(今衛(wèi)東區(qū))和龍山縣(今寶豐縣)。

北周設雉陽縣。

隋改雉陽縣為湛水縣,后改為犨城縣。

唐武德四年(621)改設滍陽縣。

貞觀九年(635)廢滍陽縣為鎮(zhèn),屬魯山縣。

后又設縣,為武興縣、中興縣、龍興縣至五代。

北宋熙寧四年(1071)廢龍興縣,并入魯山縣。

元佑四年(1089)復龍興縣。

宣和二年(1120)改龍興縣為寶豐縣。

元代廢郟、寶二縣,并入梁縣。

明成化十一年(1475)復寶豐縣。

1949年分屬寶豐縣第六區(qū)、葉縣第八區(qū)。

1957年屬平頂山市直轄。

1969年設立新華區(qū)。

1970年與衛(wèi)東區(qū)合并成立平頂山市中心區(qū)。

1977年復設新華區(qū),仍屬平頂山市。

夏禹定九州,屬豫州。

商、周屬應侯國。

春秋時楚滅應國置葉邑(今葉縣葉邑鎮(zhèn)),屬之,后期屬昆陽邑。

秦屬昆陽縣。

兩漢屬潁川郡。

三國屬魏,隸潁川郡。

西晉屬潁川郡,泰始二年(266)改屬襄城郡。

東晉咸泰二年(336)復屬潁川郡。

北魏太和元年(477)屬高陽縣。

北齊廢昆陽縣、高陽縣,設汝墳縣。

唐貞觀元年(627)屬葉縣。

1957年屬平頂山市直轄。

1969年設立衛(wèi)東區(qū)。

1970年與新華區(qū)合并為中心區(qū)。

1977年復設衛(wèi)東區(qū)。

夏商屬豫州,東周屬王畿之地。

春秋先后屬鄭、楚、韓、魏、秦。

秦置梁縣。

漢晉沿襲。

隋、唐、北魏置符壘縣。

宋、金、元時期境區(qū)變屬龍山、龍興、梁縣、魯山、汝州、寶豐等縣管轄。

明成化十一年(1475)由汝州劃出歸寶豐,屬永寧鄉(xiāng)。

清康熙年間屬汝州余屯里大營鎮(zhèn)。

1912年分屬寶豐縣大營鎮(zhèn)和魯山縣魯北鄉(xiāng)。

1935年劃歸寶豐縣第三區(qū)。

1947年屬寶豐縣第二區(qū)。

1956年屬大營中心鄉(xiāng)。

1960年撤寶豐縣,屬平頂山市。

1960年屬韓莊礦區(qū)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屬寶豐縣,將韓莊、南顧莊2個公社共12個大隊劃屬平頂山市。

1971年析魯山縣11個大隊成立五七公社,與梁洼、韓莊、高莊、大莊4個國營煤礦共同設立平頂山市西區(qū)。

1973年撤銷西區(qū),五七公社屬平頂山市郊區(qū),余區(qū)域合并設立韓梁街道屬平頂山市新華區(qū)。

1977年復西區(qū)。

1979年再撤。

1982年復設西區(qū)。

1997年撤西區(qū),設立石龍區(qū)。

西周屬應國。

春秋屬楚。

戰(zhàn)國屬韓。

秦分屬潁川郡之昆陽縣、城父縣。

西漢時改城父縣為父城縣,西部屬之,東部仍屬昆陽縣。

三國時屬曹魏。

西晉泰始二年(266)分屬襄城郡、南陽郡。

南北朝中期屬北魏。

北魏太和元年(477)置高陽縣。

太和二十一年(497)置河山縣。

隋大業(yè)初年(605)廢河山縣,置犨城縣。

唐貞觀元年(627)犨城縣并入魯山縣,分屬魯山縣(后歸龍興縣)、汝墳縣。

大歷五年(770)汝墳縣并入葉縣。

宋元時龍興縣兩興兩廢,今境西部先后歸龍興縣、寶豐縣、梁縣。

明成化十一年(1475)分屬寶豐縣、葉縣。

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平頂山煤炭資源的開發(fā)和平頂山市的建立,陸續(xù)從葉縣、寶豐縣、襄城縣、郟縣析出部分鄉(xiāng)村劃歸平頂山市直轄。

1961年設北渡區(qū)。

1962年北渡區(qū)改為郊區(qū)。

1970年、1971年分兩次將郟縣、襄城、葉縣部分大隊、寶豐縣鬧店公社龍門口大隊,寶豐縣薛莊公社大部劃入郊區(qū)。

1984年寶豐縣曹鎮(zhèn)鄉(xiāng)劃入郊區(qū)。

1993年郊區(qū)由純農(nóng)業(yè)區(qū)變更為城區(qū),將原郊區(qū)的東高皇鄉(xiāng)劃入衛(wèi)東區(qū),焦店鄉(xiāng)(姚孟村除外)和薛莊鄉(xiāng)劃入新華區(qū),原衛(wèi)東區(qū)的馬莊街道、新華區(qū)的南環(huán)路街道和姚孟街道、馬莊、李鄉(xiāng)宦、葉劉、蘆鐵莊4村劃入郊區(qū)。

1994年平頂山市郊區(qū)更名為湛河區(qū)。

夏、商為豫州地。

周屬應侯國。

春秋屬楚。

戰(zhàn)國分為葉邑、舞陽邑(治今葉縣龍泉鄉(xiāng)古城)、卷邑(治今保安古城村)、昆陽邑(治今葉縣城),始屬楚,后屬魏、韓。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歸秦。

西漢置葉縣(治今葉邑鎮(zhèn)舊縣村)、昆陽(治今葉縣城)、紅陽(治今葉邑鎮(zhèn)東、澧河南同心寨村)三縣,葉縣、紅陽縣屬南陽郡,昆陽屬潁川郡。

三國時葉縣、昆陽均屬魏。

西晉葉縣屬南陽國,昆陽屬潁川郡。

東晉葉縣屬南陽郡,昆陽屬潁川郡。

北魏屬襄州南安郡。

孝昌二年(526)于葉地置襄州。

東魏葉縣屬南安郡。

武定六年(548)南安郡改為定南郡,葉縣屬之。

北齊屬襄州,又于葉境置汝墳縣(治今龔店鄉(xiāng)汝墳店村),并以汝墳置漢廣郡。

公元557年北周滅齊,屬南襄城郡,改定南郡為定南縣(治今葉縣保安鎮(zhèn)古城村)。

隋始稱澧水縣,后復名葉縣。

大業(yè)初(605)廢定南縣入葉縣,屬潁川郡。

唐置葉州。

貞觀八年(634)屬魯州(今方城縣),后改屬許州(今許昌市)。

唐開元、大歷年間兩次置仙州。

大歷四年(769)于葉縣境置仙鳧縣(今葉縣保安鎮(zhèn)古城村)。

咸通十一年(770)廢仙鳧縣仍歸葉縣,屬汝州。

五代屬汝州。

宋屬京西北路汝州。

金泰和八年(1208)葉縣屬南陽路裕州(今方城縣)。

元至元三年(1266)并昆陽、舞陽二縣入葉縣,屬南陽府裕州。

明、清屬南陽府。

1913年屬豫南道。

1914年改屬汝陽道。

1932年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許昌專區(qū)。

1970年屬許昌地區(qū)。

1983年屬平頂山市。

夏帝孔甲時為劉累邑。

西周初,周公封此地為魯。

后今境東南屬應侯國。

春秋初屬鄭,后屬楚。

戰(zhàn)國屬楚。

秦屬潁川郡、三川郡。

西漢置魯陽縣,屬南陽郡。

東漢因之。

三國屬魏。

晉屬南陽國。

南北朝宋永初屬南陽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山北縣。

太和十八年(494)為荊州治。

十九年(495)屬廣州。

二十二年(498)復置魯陽郡。

永安年間屬廣州。

西魏屬魯州。

北周改置魯山縣。

隋稱魯縣。

隋煬帝末年名魯山縣,屬襄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屬魯州。

貞觀元年(627)屬汝州。

八年(635)屬河南道汝州。

五代因之。

宋屬京西路汝州。

金屬南京路汝州。

元屬南陽府汝州。

明屬河南布政司汝州。

清屬河南省汝州。

1912年屬豫西道。

1914年屬河洛道。

1927年道廢,直屬河南省。

1932年屬河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1948年屬豫西行政區(qū)。

1949年屬許昌專區(qū)。

1969年屬許昌地區(qū)。

1983年屬平頂山市。

周康王時期(公元前1004~公元前967)稱“夾”,為成周(雒邑)畿內(nèi)地。

春秋名郟邑,先屬鄭,后屬楚。

戰(zhàn)國初屬晉,后歸韓。

秦置郟縣,隸潁川郡。

東漢建武六年(30),廢郟縣并入父城縣。

建安中(196~219)復置郟縣,屬汝城郡。

西晉隸襄城郡。

東晉十六國,先后隸前趙、后趙和東晉。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改郟縣為龍山縣,隸順陽郡。

隋開皇初,改龍山縣為汝南縣。

開皇十八年(598),改汝南縣為輔城縣。

大業(yè)四年(608),改輔城縣為郟城縣。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廢郟城縣為黃渠鎮(zhèn),入梁縣。

元大德八年(1304年),復置郟縣,隸汝州。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隸汝州直隸州。

清代沿明制。

民國初,先后屬河陜?nèi)甑、豫西道、河洛道?/p>

民國16年(1927),改隸豫西行政區(qū)。

民國21年(1932),改隸第五行政督察區(qū)。

民國33年(1944)5月,日軍占領郟縣。

民國34年(1945)7月,河南人民抗日軍第六支隊收復禹郟交界地區(qū),在禹郟交界帶置禹郟縣,縣治曹溝村,同年10月撤銷。

新中國成立初,先后屬豫陜鄂邊區(qū)第五專區(qū)、豫西區(qū)第五區(qū)。

1949年3月,改隸許昌專區(qū)。

1986年3月,改屬平頂山市。

春秋時周王賜予古帝柏皇(盤古)后裔封地(今尹集鎮(zhèn)謝古洞一帶),稱柏國。

戰(zhàn)國屬韓,稱合伯(一作膊)。

秦屬陳郡(今淮陽縣)。

漢高祖四年(前203)北部屬西平縣,南部為無陰邑。

三國時分屬汝南郡西平縣、南陽郡無陰縣。

永嘉五年(311)屬后趙。

咸和二年(327)分屬后趙新蔡郡(今新蔡縣)西平縣、東晉南陽郡無陰縣。

太元七年(382)屬前秦襄城郡(今漯河市)西平縣、南陽郡無陰縣。

北魏天安元年(466)屬西舞陽縣。

明永樂五年(487)屬南齊,后復入北魏。

梁晉通六年(525)西舞陽縣歸梁。

東魏興和二年(540)西舞陽縣由梁歸東魏,屬廣州(今魯山縣)定陵郡(今舞陽縣)。

后改稱臨舞縣,屬期城郡(今泌陽縣)。

北齊沿習未變。

隋開皇初年屬淮安郡(今泌陽縣)。

大業(yè)八年(612)屬北舞縣(今舞陽縣),隸穎川郡(今許昌市)。

唐武德四年(621)屬道州(今郾城縣)。

貞觀元年(627)改屬許州(今許昌市),不久縣廢。

開元四年(716)復置舞陽縣,屬仙州(今葉縣)。

1954年原西平縣的張營村東頭劃入舞陽縣。

1973年成立舞陽工區(qū)。

1977年設立平頂山市舞鋼區(qū)。

1979年屬許昌地區(qū)。

1982年屬平頂山市。

1990年舞鋼區(qū)改為舞鋼市,由平頂山市代管。

夏、商屬豫州。

東周為王畿之地。

春秋時,為戎蠻子國。

魯哀公四年(前491)為楚梁邑。

戰(zhàn)國前期屬鄭,前375年先屬韓,后屬魏。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始置梁縣,屬三川郡。

漢、西晉屬司隸部河南郡。

317年屬東晉,后屬前趙。

329年屬冉魏,改梁縣為南汝原縣。

365年屬前燕,隸河南郡。

369年屬前秦,隸豫州。

394年屬后秦。

417年屬東晉。

北魏孝昌二年(526)置汝北郡,隸北荊州。

北齊改南汝原縣為汝原縣。

東魏武定八年(550)改汝北郡為汝陰郡。

北周建德六年(577)將汝陰郡改為和州,屬南襄城郡。

隋開皇四年(584)改和州為伊州。

大業(yè)初年置承休縣,二年(606)改伊州為汝州(今市區(qū)),后又改為襄城郡。

唐貞觀元年(627)承休縣并入梁縣,八年(634)改襄城郡為汝州。

先天二年(712)置臨汝縣。

五代后梁開平元年(907)汝州隸防御使司。

后周顯德三年(956)改臨汝縣為鎮(zhèn),入梁縣。

宋政和四年(1114)升為陸海軍節(jié)度,隸京西北路。

金代復為汝州,隸河南路。

八年改隸南陽府。

明洪武初(1368)撤梁縣入汝州,仍隸南陽府。

成化十二年(1476)汝州由南陽府分出,十二年州東南部析置寶豐縣,西南部析置伊陽縣(今汝陽),與魯山、郟縣同屬汝州。

1912年屬河洛道。

1913年改直隸汝州為臨汝縣。

1944年屬豫陜鄂五專區(qū)。

1947年屬許昌專區(qū)。

1954年屬洛陽專區(qū)。

1986年屬平頂山市。

1988年撤銷臨汝縣,設立汝州市(縣級)。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