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diǎn)推薦 > 牛家梁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牛家梁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清康熙中期(1682-1701)建村于此,因該地在榆溪河和白河的交匯處西岸,回轉(zhuǎn)曲折、蜿蜒似龍,故名。
清雍正年間(1723-1735)趙姓在此建村,該地在榆溪河上游河灣處,因?yàn)扯容^大,形成園形,稱其為“園灣”。以姓和地形的村名“趙園灣”。后以諧音“元”字得名“趙元灣”。
清康熙中期(1682-1701)高姓在此建村,以姓和習(xí)俗取名“高家伙場”。為區(qū)分鄰近重名村,冠以后字,故名。
乾隆后期(1776-1795)郭姓在此建村,以姓和習(xí)俗得名。
清乾隆前期(1736~1755)漢民王、常兩姓先后居住建村,此地區(qū)域較大,原是蒙民游牧地,因土質(zhì)為黃色,蒙語稱為“什拉灘”。
清道光年間(1821-1850)王姓在榆溪河上游沙灣處建村,故名。
明崇禎年間(1628~1644)牛姓在榆溪河(原明堂川)東北梁地處建村居住,故名。
清乾隆前期(1736~1755)陳姓人在此建村,因該村處于古長城腳下平地突起而不太高大地方,以姓氏和地形特征得村名“陳大圪堵”。1965年以村臨長城,陳、城諧音,更名為“城大圪堵”。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建村,此處臨近長城,當(dāng)?shù)厝罕姺Q長城為“邊墻”,故名。
清康熙中期(1682-1701)邊地開放,漢民出邊墾種,春種秋收,合伙盤場,臨時(shí)集居,故稱場居之地為伙場,因住區(qū)較大,故稱名“大伙場”。
明成化十一年(1475)余子俊建堡于現(xiàn)麻黃梁鎮(zhèn)舊堡村處,弘治二年(1489)巡撫盧祥因原堡地沙磧無水,移堡于此,沿用原名。清雍正年間(1723~1735)始有群眾居住建村,仍用堡名為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