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辛沖街道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辛沖街道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元末明初,江西辛姓商人帶族人逆舉水北上,在今瀏湖村上街頭地段溪邊擺攤經(jīng)營形成集市,定居在丘陵洪水沖段故名辛家沖。簡其稱謂為辛沖。
明洪武年間,此地為邾城東城門樓,后程姓分支陸續(xù)遷居至此,故而得名。
辛沖村與辛沖街道緊緊相連,是辛沖街道駐地,1985年故取名辛沖村。辛意指早前居民姓氏,沖意指早前良田常遭洪水沖積。
辛沖街政府所在地北側(cè)一千米處有一如臥龍般的丘崗,當?shù)匕傩辗Q之“臥龍崗”定村名時減除“臥”命名為龍崗村。龍崗意指地形如龍狀的丘崗。
元末明初,朱元璋命劉伯溫在舉水下游建立官窯。劉便在此建房設(shè)庫,修建100座冶煉窯爐,為南京等地提供城磚,由于匠人較多,楊姓族人在道邊開辦鐵鋪、雜貨鋪、屠宰、副食等商鋪,形成規(guī)模村落,故名楊家鋪,簡稱楊鋪,沿用至今。
坐落在舉水河與沙河交匯夾角處,有一個大圩叫董老圩,1974年此圩產(chǎn)棉花十萬斤,為紀念豐收年而改名勝利湖(圩),故改名勝利湖村。勝利意指大豐收勝利,“圩”意指董老湖。
清代,陳呂二姓支祖逃荒乞討至此擇崗而居,故而以陳姓、呂姓居住而命為村名。意指早前陳姓、呂姓居民居多,取兩姓為名喻指村民和諧。
傳說有條龍在辛沖“寨上寺”修成正果后要歸大海,掉頭謝恩時,掃了個大坑,形成了大湖,當?shù)厝私小罢{(diào)背湖”,亦稱“曲背湖”,1985年以湖名命名,故而得名。曲背湖意指傳說中龍轉(zhuǎn)頭之湖。
歷史上該地為一片沼澤地、湖蕩、圩子較多,其中三大圩有三個湖,王姓先人到此開圩造湖,故而得名。“新”區(qū)別于舊,意指新造;“湖”意指湖泊;“村民委員會”意指群眾自治組織。
刑氏先祖從江西遷至黃岡,在沙河岸邊經(jīng)商設(shè)鋪,集市繁茂,尤其以榨油出名,形成重要的商貿(mào)集市,遠近聞名,故而得名。刑意指居民姓氏,榨意指榨油。
由原河?xùn)|鄉(xiāng)六、七、八大隊合并,故取名三合村。三合意指三村合一。
此地原為老沙河?xùn)|圩,連年自然災(zāi)害不斷,居民同心協(xié)力抵御洪災(zāi),稱為同心圩,故得村名。意指同心同德、同心協(xié)力搞四化建設(shè),同心努力奔小康。村委會指群眾自治組織。
清朝時期,此處河道深狹,常年不平。村民在河道邊修建了數(shù)十級埠頭,岸上有集貨市場,也是貨運商埠,加之葉姓居民較多,故而得名。葉意指居民姓氏,埠意指商埠集市。
早前老沙河橫穿此地而過,1969年山洪暴發(fā),吳受益堤段潰口,1970年沙河改道,河?xùn)|干涸,附近村民在此筑堰攔水,水量少,被人稱干堰河,后省去“堰”字,故而得名。干河意指干堰河。
元朝末年,高姓始祖從江西饒州府遷到此處高崗上落戶,因村落均多為高姓,1984年,定為村名。高灣意指高家灣,高為居民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