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diǎn)推薦 > 包公廟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包公廟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宋代田氏居此興集市,故名田集。
清乾隆六年(1741)李懋修自柘城縣城東北16千米石門李遷此建村,因在李祖師廟莊后,故名后莊戶。
明天順?biāo)哪辏?452),楊、李二姓自十字河遷此建村,故名楊李莊。
明崇禎十五年(1642)王幸自蔡道口集遷此建村,因西臨大沙河有三孔石橋一座,故而得名王橋。因盛產(chǎn)韭菜,又名韭菜王橋。
明崇禎九年(1936)杜濟(jì)明、杜濟(jì)芳、杜濟(jì)美三兄弟自鹿邑縣棗集北杜家橋遷此建村,故而得名杜莊。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江南太湖趙氏兄弟二人隨明太祖朱元璋北定中原后,率軍屯田建村于此,故而得名趙家莊。因趙氏曾在太湖之濱打死老虎一只,又名打虎趙莊。清乾隆三十七年(1770)在此建樓,又稱打虎趙樓,因南有前趙樓,本村居北稱后趙樓。
清光緒十六年(1890)羅伯良自羅樓遷此建村,故名羅莊。
明正德年間,孫氏自張閣鎮(zhèn)孫集遷此建瓦房,漸成村落,故名孫瓦房。
宋仁宗年間,三司吏張方平家丁及同族橫行鄉(xiāng)里。州、縣官不敢制止,民怨極深,包拯任京東轉(zhuǎn)運(yùn)使,理平民怨,抑制張氏同族及家丁不得猖獗,民感其德,立祠以祀,故而得名包公廟。
清乾隆二十年(1755)喬志高自道口集西南大喬莊遷此建村起集,取名喬集。后建樓,改名喬樓。又因北有喬樓,本村居南稱前喬樓。
清乾隆七年(1742)李氏主婦閻氏自祥符李遷此建樓,定名閻莊,俗稱李氏東南樓。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更名為中華樓。
據(jù)《余氏家譜》記載:明崇禎五年(1632)余尚策自十字河遷此建村,始名余莊。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鄭朝選及楊氏自西南小余莊遷此建村,故名楊鄭莊。1938年楊氏外遷改名鄭莊。
明永樂年間,鹿邑縣棗集西北大楊灣楊可捐建二廟,故名楊雙廟,簡稱雙廟。清乾隆六年(1741)曹彥昌自大曹樓遷此建樓,又名曹樓。
明成化七年(1471)院氏自陳州府淮陽縣城西北8千米院家寨遷此建村,故名院莊。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luò),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