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香格里拉市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情況介紹

香格里拉市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情況介紹

建塘鎮(zhèn)是云南香格里拉縣治地,海拔3300米,四周群山環(huán)繞,中間地勢平坦,是茶馬古道及今滇藏公路的必經重鎮(zhèn)。

 建塘鎮(zhèn)是云南香格里拉縣治地,海拔3300米,四周群山環(huán)繞, 建塘鎮(zhèn)

中間地勢平坦,是茶馬古道及今滇藏公路的必經重鎮(zhèn)。分為古城獨克宗(中心鎮(zhèn))和新城兩部分。建塘鎮(zhèn)沿革 1996年設立、由原中心鎮(zhèn)和大中甸鄉(xiāng)合并而成。1957年設立中心鎮(zhèn),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1962年改為中甸區(qū),1968年復稱大中甸鄉(xiāng)公社,1984年改為區(qū),1988年改鎮(zhèn)。

-基本概況

  建塘鎮(zhèn)是香格里拉縣治地,海拔3300米,四周群山環(huán)繞,中間地勢平坦 建塘鎮(zhèn)

,是茶馬古道及今滇藏公路的必經重鎮(zhèn)。分為古城獨克宗(中心鎮(zhèn))和新城兩部分。建塘鎮(zhèn)地處州、縣府所在地,是全縣乃至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香格里拉”腹心地,為高山盆地,四周群山環(huán)繞,中間地勢平坦,面積1611平方公里,海拔3300米,是農村和城鎮(zhèn)相結合的半農半牧鎮(zhèn)。
  建塘鎮(zhèn)轄五個社區(qū)委員會和五個村民委員會,83個村民小組和17個居民小組,全鎮(zhèn)人口46000多人,其中農業(yè)人口16598人3317戶。民族有藏族、納西、漢族等民族,藏族占總人口的主要部份,人口自然增長率在2‰。大小牲畜50395頭(只),其中大牲畜33493頭。
  從云南省會昆明驅車沿滇藏公路西行,順著碩多崗河七彎八拐,越往前走,海拔越高,直到翻過冷都坡,眼前豁然開朗,連續(xù)馳過3座大壩,再過一條山溝,便是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建塘鎮(zhèn)。

-歷史發(fā)展

  古城中心鎮(zhèn)在大龜山上,是藏區(qū)保存最好的古城。是唐儀鳳、調露年間,吐蕃在此修 建塘鎮(zhèn)

筑的城堡,名曰“獨克宗”,譯為藍色月光城。明弘治年間,木氏土司在此建月光寨(香各瓦寨),與0河畔的日光城(大年玉瓦寨)遙相呼應。清康熙年間,中甸建市,這里更是繁盛一時。又經雍正二年(1724年)至民國十年(1921年)間的數(shù)次大規(guī)格地修繕,城池得以逐漸擴大與完善。
  古城外形不方不圓,大致輪廓與藏傳佛教中香巴拉壇城相似。城內街市環(huán)山而建,建筑均為迪慶藏地特有的土墻和木板樣式,道路鋪以粗拙耐用的條石,城內分金龍、倉房、北門三街,共33個巷,中心有四方街供集市交易,有23個少數(shù)民族相融而居。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城北吉拉山腳與古城間,依香德公路兩側建筑新城,使城區(qū)北移,到了90年代,縣城已達相當規(guī)模。
  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內金沙江上架設鐵橋,打通了滇藏往來的通道,吐蕃把比較發(fā)達的高原畜牧業(yè)、水利、冶煉技術傳入中甸和滇西北地區(qū),而南沼的傳統(tǒng)工藝和茶葉為吐蕃人所喜愛,神川鐵橋成為畜產品和茶葉交易的樞紐,是滇藏茶馬互市”、“絹馬交易”的肇端。宋元時期,“關陜盡失,無法交易”,茶馬互市的主要市場轉移到西南。
  明代麗江木氏土司占據(jù)中甸,滇商每年從麗江、鶴慶、大理、普洱運來茶、糖、銅器、糧食、副食品到中甸、康南、江卡、鹽井等地銷售,又從這些地區(qū)運出羊毛、酥油、藏香、氆氌和蟲草、麝香等山貨藥材,貿易往來十分頻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西藏地方政府要求在中甸互市 建塘鎮(zhèn)

,得到清朝皇帝的批準,中甸正式立市,商號、-藏商、古宗馱隊相繼出現(xiàn),礦業(yè)、手工業(yè)在中甸得到發(fā)展,外來客商不斷增多,中甸成為滇藏貿易的主要市場和商品集散地。
  咸同年間,因為戰(zhàn)亂,商道阻塞,清末民國初又有恢復。1942年,日本帝國主義占領緬甸,切斷了滇緬交通線,從此援華物資只能從喜馬拉雅山南經滇西北國內商道運抵昆明,滇藏貿易繁忙起來。滇藏運輸線上,每年經過中甸的馬幫達一萬多匹,雙程運量每年一千多噸,年出入中甸的財貿總值近一千余萬元(半開)。1957年后,國家修通了滇藏、中鄉(xiāng)公路,各種物資、生活必需品香煙、茶葉、糖、布匹等源源不斷地通過中甸運往西藏和甘孜地區(qū)。

-文化旅游

  紅軍長征紀念館:又名藏經堂,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是古城藏民議事、-及舉辦各種佛事活動的場所。其建筑外觀為古樸的漢式樓0,內部卻是典型的藏式佛殿,還兼具白族、納西族的建筑風格,是藏地罕見的文化交融現(xiàn)象。1936年,紅二方面軍長征過中甸,賀龍將軍曾把司令部設于此。現(xiàn)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龜山公園: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同經焚毀、修復。公園依山而建,山腳下有古進一口,井水甘甜清冽,曾供全鎮(zhèn)人飲用。順公園門樓往上是龍王廟,是一座由廟房、廊閣、牌樓擁圍而成的小庭院,登上樓頂,日月城可盡收眼底。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迪慶管理中心:位于香格里拉縣環(huán)城東路,是世界自然 建塘鎮(zhèn)

遺產“三江并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專項展館,對三江并流景區(qū)內的地理地貌、風俗民情、特產資源等,通過沙盤、模型和大量圖片以及實物做了詳實介紹。
  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博物館建在建塘鎮(zhèn)龍?zhí)逗优希?997年8月竣工,共有序廳、成就廳、藏傳佛教藝術展覽廳、歷史文物展覽廳、民族文化展覽廳、自然資源廳、民族服飾藝術廳、香格里拉攝影藝術廳、蝴蝶標本及工藝制作展覽廳9個展廳。豐富、詳盡、生動地介紹了迪慶藏族自治州。
  還有納帕海高原濕地、依拉草原,高原湖泊屬都湖、碧塔海,千湖山、碧沽天池,哈巴雪山、石卡雪山等景點名勝。
  香格里拉地處為滇、川、藏三省結合部,為青藏高原南延部分,也是橫斷山脈的腹地!跋愀窭锢币辉~,源于藏經中的香巴拉王國,在藏傳佛教的發(fā)展史上,一直作為“凈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廣泛提及,在現(xiàn)代詞匯中它又成了“伊甸園”、“理想國”、“世外桃源”、“烏托邦”的代名詞。
  傳說中它隱藏在青藏高原雪山深處的某個隱秘地方,整個王國被雙層雪山環(huán)抱,有8個成蓮花瓣狀的區(qū)域,中央聳立的內環(huán)雪山,被稱為卡拉巴王宮,宮內住著香巴拉王國的國王,那里有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礦及純凈的空氣,是美、明朗、安然、閑逸、知足、寧靜、和諧等一切人類美好理想的歸宿。正因為擁有這些,“香格里拉”的傳說,才像謎一樣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信徒香客,也吸引著西方世界的探險家。
  建塘鎮(zhèn)獨具特色的土地資源、牧場、森林資源、野生菌類資源豐富,有名的景點景區(qū)位于我鎮(zhèn)境內,2005年招商引資2億多元,完成了石卡雪山風景區(qū)的總體規(guī)劃和前期建設。招商引資3000多萬元,使云南省最昂貴的超星級酒店在紅坡村落戶,把大寶寺片區(qū)建設成為集藏文化、藏傳佛教為一體的具有濃郁藏民族特色的生態(tài)旅游渡假村;招商引資1000多萬元,完成大千世界河道改造等前期工程;招商引資400多萬元,大力發(fā)展私營企業(yè)。

小中甸鎮(zhèn)位于縣城建塘鎮(zhèn)之南,介于北緯27°20′~99°59′之間,鎮(zhèn)駐地小中甸村, 海拔3240米,距縣城36公里。元代稱小旦當,亦稱楊達木, 屬奔不兒亦思剛招討司管轄。 明永樂四年(1406年)置楊湯安撫司,弘治九年(1496年)為木氏土司占領,嘉靖八年(1529年)在今聯(lián)合村貢下建行宮管理滇西北藏區(qū),清雍正二年(1724年)中甸歸屬云南管轄后,為小中甸境,民國改為第二區(qū),民國29年改屬全甸鄉(xiāng)。1950年設小中甸區(qū)。1958年建立高原人民公社,1962年恢復改稱公社,1984年復改區(qū)。1988年改為小中甸鄉(xiāng),轄聯(lián)合、和平、團結三個行政村,50個農業(yè)合作社,78個自然村,1313戶,7802人,藏族占總人口的92.24%。小中甸為二塊大小幾乎相等的壩子, 總面積128平方公時里,北稍高,南稍低,周圍群山環(huán)列,碩多崗河從北往南貫穿全境,農田村舍分布于河的兩岸。 據(jù)土地詳查,全鎮(zhèn)總面積879平方公里(1318405畝),其中耕地面積41433畝(1990年統(tǒng)計數(shù)為27054畝),林地770178畝, 牧草地416701畝,水域面積9084畝,居民點占地6488畝,交通占地6865畝,未利用荒山67656畝。小中甸地處高寒壩區(qū),年平均氣溫5.8°C,極端最高氣溫26.5°C, 極端最低氣溫-19.4°C,無霜期10天,年均降水量849.8毫米。農作物一年一熟,主產青稞、小麥、洋芋、蔓菁。1990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3614畝,總產3963噸,畝產168公斤,人均產糧509公斤。大小牲畜存欄27643頭(只),肉類總產量341噸,牛奶產量1678噸。農村經濟總收入583萬元,人均748元,純收入411萬元,人均527元。小中甸鎮(zhèn)交通十分方便,滇藏公路貫穿全境,還有林區(qū)公路,鄉(xiāng)村公路345公里,遍布于3個行政村的78個自然村。全鎮(zhèn)有小學20所,教職工48人,在校學生797人。有衛(wèi)生院1所,衛(wèi)生室3個。境內有明代木天王宮遺址,有高山湖泊碧古天池、千湖山可供旅游、考察。
【自然概況】虎跳峽鎮(zhèn)位于香格里拉縣境東南部, 介于北緯26°54′~27°30′,東經99°39′~100°01′之間,東面隔金沙江與麗江市玉龍縣龍蟠鄉(xiāng)相望,南連迪慶經濟開發(fā)區(qū),東、北兩面分別與三壩鄉(xiāng)、小中甸鎮(zhèn)接壤,西面與金江鎮(zhèn)山脈相連,鎮(zhèn)政府駐地下橋頭,海拔1853米,距縣城97公里,國道214線、碩多崗河從北向南穿境而過,是香格里拉縣通往內地的門戶,素有迪慶州南大門之稱;⑻鴯{鎮(zhèn)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村莊坐落在金沙兩岸和碩多崗河兩岸,全境四分之一地區(qū)處于金沙江西畔為河谷地區(qū),背山面水,農田村舍分布在狹長的偏坡上,其余四分之三地區(qū)為半山區(qū)和高寒山區(qū),村莊座落在碩多崗河兩岸,鎮(zhèn)內有雄偉的山峰,也有較平緩的斜坡和深邃的峽谷。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和礦產資源,但陡峭的山地易被沖刷,雨水季節(jié)常發(fā)生泥石流。鎮(zhèn)內氣候主要受西南季風和南支西風急流的交替控制,形成亞熱帶氣候,全年干濕季分明。年最高溫度32.3℃,年最低溫度-6℃,年平均溫度13.2℃,年降雨量738.1毫米,無霜期238天。

【行政區(qū)劃】虎跳峽鎮(zhèn)轄區(qū)原分屬金江、三壩、小中甸區(qū),1950年9月, 原屬小中甸的土官等15個彝族村建立土官彝族自治村,1958年實現(xiàn)人民公社化時,為便于管理,金江區(qū)劃出東坡、松鶴、長勝、永勝、橋頭五個鄉(xiāng)與土官彝族自治村(分為金星、寶山兩個民族鄉(xiāng))合并建立虎跳江人民公社,1962年改為虎跳江區(qū),金江區(qū)新仁、禮仁兩鄉(xiāng)劃歸虎跳江區(qū)。1968年改為公社,1984年改為區(qū),1988年區(qū)鄉(xiāng)體制改革,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鎮(zhèn),因鎮(zhèn)內有舉世聞名的虎跳峽而更名為虎跳峽鎮(zhèn), 沿用至今。1998年迪慶州成立經濟開發(fā)區(qū), 虎跳峽鎮(zhèn)劃出新仁、禮仁兩村歸開發(fā)區(qū),F(xiàn)虎跳峽鎮(zhèn)下轄街道居委會和橋頭、長勝、永勝、東坡、松鶴、金星、寶山、紅旗8個村民委員會,107個村民小組。

【民族和人口】全鎮(zhèn)總面積83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0420畝,人口14577人,其中農業(yè)人口3290戶,13502人,占全鎮(zhèn)總人口的89%。有漢、彝、 傈僳、納西、藏、白、普米、苗、回等九種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雜居區(qū),少數(shù)民族占全鎮(zhèn)總人口的82%。

金江鎮(zhèn)位于縣境南部,介于北緯26°52′-27°21′,東經99°39′-100°01′之間,鎮(zhèn)政府駐吾竹開文村,海拔1900米,距縣城188公里。金江鎮(zhèn)唐屬吐蕃神川督府,宋為磨些尊長地,稱花馬國。元屬巨津州,其金沙江東岸分布有木哭和寨(木可灣),納末邑(良美)、大蘆珠奴邑(格路灣)、索蒲和寨(土旺)、蒙師棖邑(木師扎)、娑夷邑(所邑)、沙邏邑(冷都)、閣姑羅邑(吾竹格古)、車月場邑(車軸)、大蓮邑(達林)、細蓮邑(土林)、淋都邑(冷都)、大機邑(天吉)、白帖和寨(巴岔灣)等村寨,以東直達樣東閣(永勝牙權角)與小旦當(小中甸)為界。明成化十九年后,木氏土司派唄色管理。清雍在二年中甸歸屬云南后為江邊境,其轄地"上江良美尼嘎閣,下至三壩洛吉河"。民國改為第三區(qū),民國27年編組保甲,改稱金江區(qū),設吾車、良美、木筆、三壩4個鄉(xiāng)。1949年,0滇西北工委在金江設立0金江特區(qū)工作委員會。1950年1月,建立金江特區(qū)人民政府。5月,中甸解放,仍設金江區(qū),三壩單獨設立三壩鄉(xiāng)。 1958年,建立金江人民公社,下轄良美、福格、木高、士旺、新建、興隆、吾竹、車軸、士達、興文、新仁、里仁等鄉(xiāng)。橋頭、永勝、長勝劃歸下江公社。1960年,縮小公社規(guī)模,復改為金江區(qū),轄良美、士旺、興文、吾竹43上小公社。1962年撤銷小公社,恢復區(qū)、鄉(xiāng)、鎮(zhèn)建置,新仁、里仁劃歸虎跳江。 1968年改為公社。 1973年劃出士旺、福格、良美、木高成立由江公社。1983年改為金江區(qū)。所轄大隊改為鄉(xiāng)。1988年區(qū)改鄉(xiāng)、鄉(xiāng)改村。至自然村,共3067戶,15273人。其中漢族6633人,納西4116人,傈僳1428人,白族1606人,苗族1010人,彝族297年,藏族117人,其他66人,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56.57%。金江鎮(zhèn)東靠群山,西臨金沙江,農舍耕地分布于海拔1820-2700米的臺地、山坡上。據(jù)土地詳查,全鎮(zhèn)總土地面積627平方公里(940484畝),其中耕地51611畝(1990年統(tǒng)計上報數(shù)28157畝), 園地57畝,林地781285畝,牧草地33600畝,水域24615畝,居民點占地6085畝,交通占地2233畝,未利用荒山40999畝。金江鎮(zhèn)境內有興隆河、安樂河二條較大河流。
上江鄉(xiāng)位于香格里拉縣西南部, 介于北緯27°19′-27°36′,東經99°33′-99°46′之間, 鄉(xiāng)政府駐格路灣,海拔1920米,距縣城214公里。上江原屬金江鄉(xiāng),1973年劃出士旺以上4個大隊成立上江公社,1984年改為上江區(qū),1988年改為上江鄉(xiāng),轄木高、良美、福庫、格蘭、士旺5個行政村,58個合作社。48個自然村,共2005戶,9969人,居住有漢、納西、傈僳、白、藏、苗、彝、回8種民族,其中漢族占21.3%,納西族占6.2%。上江鄉(xiāng)東靠連綿不斷山巒,西臨金沙江,農田及村舍沿金沙江東岸臺地分布,海拔在1860-2500米之間。據(jù)土地詳查,金鄉(xiāng)總土地面積372平方公里(558648畝)。其中耕地32994畝(1990年統(tǒng)計上報數(shù)18782畝);園地5畝,林地444021畝,牧草地36728畝,水域11778畝,居民點占地4562畝,交通占地1291畝,未利用荒山27269畝。境內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3℃,極端最高氣溫32.4℃,極端最低氣溫-5.8℃,年降水量650毫米,無霜期240天,境內有龍洞河、士旺河兩條較大的河流,水源充沛,基本能滿足灌溉需要。 經濟以農業(yè)為主,農作物一年兩熟,產主稻谷、包谷、小麥、大豆。 1990年糧豆播種面積28531畝,總產6174噸,畝產216公斤,人均產糧618公斤,是中甸縣糧食主產區(qū)之一。 畜牧業(yè)以發(fā)展生豬生產為主。1990年末大小牲畜存欄27823頭(只),其中生豬存欄18698頭,出欄肥豬5657頭,肉類總產量431噸。 家種藥材去木香、當歸、川芎、桔梗產量居全縣之首,最高年產值達59.2萬元。 全鄉(xiāng)1990年經濟總收入572萬元,人均573元,農民純收入344萬元,人均345元。重要引水渠有良福大溝,長17公里,可灌4000畝,有水電站一座,裝機1000千瓦。全鄉(xiāng)有中學1所,教職工36人,在校學生309人,小學20所,教職工94人,在校學生147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7%。有衛(wèi)星地面積接收站1座,可覆蓋3行政村5個自然村。有中心衛(wèi)生院1所,醫(yī)務人員16人,病床20張。各行政村都設有衛(wèi)生室,有衛(wèi)生員8人。境內有雞公石等景區(qū)、景點可供旅游及考察。
三壩納西族鄉(xiāng),位于香格里拉縣東南部,哈巴雪山之東,介于北緯27°17′-27°43′之間,東經99°56′-100°19′,鄉(xiāng)駐地白地水甲村,海拔2380米,距縣城1053公里。三壩,唐屬吐蕃神川都督府,宋為磨些大酋所據(jù)。元代,白地、瓦刷、哈巴和江邊屬寶山州。明成化二十三年后,由木氏土司占領。清雍正二年后屬江邊境。民國初屬第三區(qū),民國27年(1938年),設三壩鄉(xiāng),仍屬第三區(qū)。1950年改為三壩區(qū),1968年復改為三壩公社。1977年,劃出洛吉及安南九龍歸洛吉公社。1984年改為三壩區(qū),1988年改為三壩鄉(xiāng),1977年,三壩納西族鄉(xiāng)。轄江邊、哈巴、瓦刷、白地、東壩、安南6個行政村,74個農業(yè)社,75個自然村,2768戶,15665人,其中納西族9794人,占62.52%,漢族2215人,彝族1981人,藏族639人,回族709人,傈僳族299人,其他民族28人。據(jù)土地詳查,全鄉(xiāng)總土地面積977平方公里(1466093),其中耕地面積61773畝(1990年統(tǒng)計數(shù)28008畝),園地128畝,林地1144542畝,牧草地48634畝,水域9647畝,居民點占地4349畝,交通占地1589畝,未利用荒山195431畝,地勢總趨勢西北高,東南低,有東壩、白地、哈巴三塊較大而不平整的壩子。農田村舍,散處于海拔1600-3300米臺地、山地。年平均氣溫13℃,極端最高溫32℃,極端最低溫-6℃,年降水量652.63毫米,無霜期217天,有白水、色吉、吉那、格吉4個較大河流,建有哈江、勛白、谷迪、竹恩、安東5條水渠,全長87公里,可灌農田8000余畝。 多數(shù)地區(qū)農作物一年兩熟,少數(shù)地區(qū)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主產稻谷、包谷、小麥、洋芋。1990年糧豆播種面積36539畝,總產5733噸,畝產157公斤,人均產糧376公斤。大小牲畜存欄45200頭(只), 當年出欄肥豬5002頭,牛出欄204頭,羊出欄1991只,肉類總產量454噸。境內有金、銀、鎢、銅、鉛、鋅及大理石等礦產資源, 早在明、 清就大量開采金、銀、銅、鉛、鋅,現(xiàn)辦有鎢礦廠一個,年產鎢精礦60噸,建有安南電站,裝機400千瓦,199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2萬元,人均283.61元,農村居民純收入360萬元,人均236元。解放前, 僅有小學1所,1990年,有中學1所, 教職工35人,在校學生280人。
洛吉鄉(xiāng)位于云南省迪慶香格里拉縣城東部,東靠四川省木里縣俄雅鄉(xiāng),東南與麗江地區(qū)奉科鄉(xiāng)隔江相望,西與建塘鎮(zhèn)毗鄰,北與甘孜州稻城縣東尼鄉(xiāng)和本縣格咱鄉(xiāng)相連。

 洛吉鄉(xiāng)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東部,介于北緯27°38′-28°06′,東經99°55′-100°19′之間,鄉(xiāng)政府駐地洛吉中村馬家屋基,海拔2196米,距縣城87公里。據(jù)土地詳量,全鄉(xiāng)總面積1041平方公里(1561721畝),其中耕地面積為16263畝(1990年統(tǒng)計上報數(shù)6846畝),林地130779畝。牧草地173060畝,水域5787畝,居民點占地1002畝,交通占地1351畝,未利用荒山56481畝。
  洛吉鄉(xiāng)整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與四川木里交界的金沙江出境處吉函為全縣海拔最低點,海拔1503米,最高點為尼汝境內的能那布山,海拔4495米,海拔高差懸殊大,氣候差異也大。南部河谷區(qū)平均氣溫13℃-15℃,而北部高寒山區(qū)年平均氣溫5.5℃,境內有尼汝河、洛吉河兩條大河流,均在自然灌溉為主,有效灌溉面積僅584畝。農作物一年兩熟,或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主產包谷、小麥、稻谷、黃豆、洋芋。1990年糧豆播種面積8162畝,總產1145噸,畝產140公斤,人均產糧351公斤。大小牲畜存欄數(shù)18323頭(只),肉類總產量126噸,牛奶產量178噸。農村經濟總收入為243萬元,人均745元;農村居民純書入158元,人均收改485元。

-歷史沿革

洛吉鄉(xiāng)

  明永樂四年(1406年)曾在洛吉中村設立革甸長官司,屬永寧府。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為木氏土司占領。清雍正后屬江邊境,中甸解放后分屬大中甸、三壩兩區(qū)。1977年,從三壩劃出洛吉、九龍兩個大隊,從大中甸劃出尼汝大隊,合并建立洛吉公社。1984年改為洛吉區(qū),1988年改為洛吉鄉(xiāng),轄洛吉、九龍、尼汝3個行政村,27個合作社(自然村),620戶,3285人,雜居著漢、藏、納西、傈僳、彝5種民族。
  洛吉鄉(xiāng)金、銀、銅、鐵、鎢及魚眼石等金屬、非金屬礦藏十分豐富,金、銀、銅、鐵在明、清即已大量開采,民國時期俄雅鐵遠近聞名。1956-1958年曾開采拉巴鐵礦和銅廠坪銅礦。
  1990年,洛吉鄉(xiāng)有500千瓦小水電站一座,雜木加工廠一個。
  全鄉(xiāng)有小學12所,教師33人,在校學生47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85%,有衛(wèi)生院1所,衛(wèi)生室3個,醫(yī)務人員8人。
  1987年3月,修通洛吉縣鄉(xiāng)公路,全鄉(xiāng)兩個行政村通有公路。

-民俗風情

洛吉鄉(xiāng)

  洛吉鄉(xiāng)各民族風俗習慣都深受原始宗教文化影響,如藏族苯教、彝族畢摩、傈僳族尼扒、納西族東巴教,無論是婚俗喪葬、起房蓋屋都滲透著原始宗教的遺跡。具有原始宗教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尼汝丹巴節(jié)、祭山跑馬節(jié)、洛吉中村木圣土的納西族二月八、納西新年,九龍彝族火把節(jié)、彝族新年等等。
  洛吉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作浩如煙海的民歌民謠和傳統(tǒng)故事,如藏族的《攪奶歌》、《卦歌》、《青稞種的來歷》、納西族的《牧羊歌》、《魯般魯繞》(創(chuàng)世紀);傈僳族的《始歌》、《喪歌》、《人為什么喜歡狗》,彝族的《搟氈創(chuàng)始人阿依吹批》,漢族的《山歌》等等,表達出各民族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由的向往,對理想的追求,對英雄人物和美好事物的歌頌贊譽。
  洛吉的民族歌舞浩如煙海、博大精深,每逢重大節(jié)日、婚嫁喜慶、豐收季節(jié),各族人民便盛裝艷服,歡聚一起、輕歌曼舞、通宵達旦。流傳于尼汝藏族的鍋莊、九龍彝族的達提舞、中村納西族的瑪達咪,巖落傈僳族的葫蘆笙舞等等,在這里各民族的樂、歌、舞相隨相依,隨樂而舞,洛吉各族兒女用歌舞訴說歷史,贊美生活、抒發(fā)感情,用歌舞把生活裝扮得五彩繽紛。
  洛吉鄉(xiāng)尼汝村保留下了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即每年農歷九月十五日的“進山節(jié)”。香格里拉縣林業(yè)局辦公室主任金玉華就是尼汝村人,他描述老家的這個節(jié)日,源于古老的藏族原始宗教。按照祖輩傳下來的說法,從農歷九月十五日開始,“樹上的水都到了地里,生命休眠了”。

-教育

洛吉鄉(xiāng)

  洛吉鄉(xiāng)有學校15所,其中完小3所,10所一師一校,2所二師一校,在校學生506人,有教職工37人,學生入學率99.5%,鞏固率為98%,學校建筑面積3536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5364平方米。

-民族文化

  洛吉鄉(xiāng)境內古巖畫遺址較多,共有9處,分布于木圣土巖不洛、居日巖石、不洛、雪打牛子、必子巖布花巖巖邊、孔家坪六社、干海子、馬鹿塘、俄里仙人洞等。境內勝境眾多,有碧塔海、洛吉峽口、南寶牧場、碩貢牧場、七彩瀑布、帕姆乃仙人洞、納波八圣湖等。
  洛吉鄉(xiāng)是個多民族鄉(xiāng),境內居住著藏、漢、納西、傈僳、彝等五種民族,千百年來他們耕耘著這片富饒而貧瘠的土地,在漫長的與大自然搏斗過程中,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豐富多彩以及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這些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文化是香格里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多元化、宗教多元化是這里的特點,五種民族具有自己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風民俗,各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樸素,盡管時代在不段的變遷,這里仍保留著古樸的民風民俗和原始宗教信仰。

-經濟

  洛吉鄉(xiāng)2006年的農村經濟總收入為979.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317元,全年糧食產量達156萬公斤,平均畝產225公斤,農民人均生產糧食371公斤,主產洋芋、玉米、蕎麥、青稞、稻谷。

尼西鄉(xiāng)位于中甸縣西北部,介于北緯27°51′-28°25′,東經99°20′-99°37′之間,鄉(xiāng)駐地崩書塘,海拔3160米,距縣城39公里。尼西,元屬大旦當,明嘉靖五年(1526年)后為木氏土司占領,清雍正二年,中甸歸屬云南省后設尼西境,民國為第四區(qū),29年改屬宜旺鄉(xiāng)。1950年中甸解放后設尼西區(qū)。1958年底建立尼西人民公社。1962年改為區(qū)。1968年撤區(qū)建鄉(xiāng)。轄新陽、幸福、湯滿、江東4個行政村,37個農業(yè)社,50個自然村,1041戶,6159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6.7%。尼西地處干熱河谷,7月平均氣溫13.9℃,1月平均氣溫-2.9℃,年平均氣溫6.2℃,年降水量503毫米,無霜期124天。據(jù)土地詳查,全鄉(xiāng)總土地面積845平方公里(1266939畝),其中耕地15781畝(1990年統(tǒng)計上報數(shù)8741畝),園地132畝,林地984582畝,牧草地35169畝。其地東、北群山橫列,西部金沙江環(huán)繞,水低田高,較為干旱,修建有向陽、革命、紅旗、美丁4條水溝,全長61公里,可灌1089畝。尼西是個農林牧商綜合經營的鄉(xiāng),糧食作物以青稞、水麥、包谷、洋芋為主,1990年播種面積11789畝,總產2320噸,畝產195公斤,人均產糧392公斤。大小牧畜存欄14293頭(只),肉類總產量203噸,牛奶產量729噸,采伐木材2583立方米,水果產量248噸,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5萬元,人均716元,其中交通運輸收入占24.39%。農村居民純收入269萬元,人均454元。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木材采育場、農機站、綜合加工廠、聯(lián)營車隊。木碗、木盒、土陶灌、土火鍋是尼西地方特產。全鄉(xiāng)有小學23所,教職工51人,在校學生506人,適齡兒音入學率71%;有鄉(xiāng)衛(wèi)生院1個,村衛(wèi)生室3個。滇藏公路通過鄉(xiāng)境,3個行政村通有公路。域內有著名的巴拉格宗大峽谷、巴拉格宗雪山、尼西古棺墓等景區(qū)、景點可供旅游及考察。
格咱鄉(xiāng)位于縣城北部介于北緯27°53′~28°37′,東經99°29′~100°11′之間,鄉(xiāng)駐地翁上村拉咱仲,海拔3010米,距縣城59公里。南宋時,翁上稱為“巴域”,屬巴塘管轄。元代,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設大小奔不兒亦思剛招討司,由達魯花赤二員管轄巴塘、理塘、結塘繃波崗地方,由蒙古族中委任的達魯花赤一員駐格咱(拉咱仲)。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后為木氏土司所占鄰,派木瓜管轄其地。清康熙年間為蒙古和碩特部占領,稱其地為“扎咱”。清雍正二年中甸歸屬云南后設格咱境,民國改為第五區(qū),民國29年改為宜旺鄉(xiāng),轄格咱、東旺、尼西。1950年中甸解放后,設立格咱區(qū),1959年初成立格咱人民公社,1962年改為區(qū),1968年復稱公社,1984年復改區(qū),1988年改為鄉(xiāng),轄格咱、翁上、翁水、浪都、納格拉、莫落6個行政村,39個合作社,76個自然村,1147戶,5974人,其中藏族占99.21%。格咱鄉(xiāng)屬高寒山區(qū),地勢北高南低,峰巒連綿,峽谷縱橫,平均海拔3200米,最高5090米,最低2520米,農田村舍多分布于峽谷兩岸之沖積臺地。境內有大小河流30多條,其中較大者為格咱河、崗曲、翁水河,多為由東北流向西南。其中崗曲水能理論蘊藏量377437千瓦。有20多個高山湖泊,其中以沃迪錯、跟尼湖最大。氣候垂直變化尤為明顯,年平均氣溫6.6°C,最高7月,平均氣溫15.2°C,最低氣溫-2.8°毫,年降水量600毫米,日照時數(shù)2203小時,無霜147天,據(jù)土地詳查,全鄉(xiāng)土地總面積2868平方公里(4301511畝),其中耕地22480畝(1990年統(tǒng)計上報數(shù)12197畝),林地2287282畝,牧草地1654278畝,水域18208畝,居民點占地3472畝,交通占地2973畝,未利用荒山212818畝。格咱系半農半牧區(qū),農作物一年一熟,也有一年兩熟,主產青稞、小麥、洋芋、包谷。1990年糧豆播種面積11999畝,總產2321噸,畝產193公斤,人均產糧408公斤。大小牲畜存欄24449頭(只),肉總產值176噸,牛奶產量1450噸,當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60萬元,人均985元,農民純收入431萬元,人均758元。土特產以松茸、蟲草、貝母最為馳名。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有鄉(xiāng)采育場、銅礦廠、鎢礦廠及小水電站4座(裝機容量685千瓦)。全鄉(xiāng)有小學21所,教職工47人,在校學生605人。有鄉(xiāng)級衛(wèi)生院1所,衛(wèi)生室6個,中鄉(xiāng)公路貫穿格咱、翁上、翁水3個行政村。境內有著名的香格里拉大峽谷等景區(qū)、景點可供旅游、考察。
東旺鄉(xiāng)位于香格里拉縣最北端, 介于北緯28°22′~28°52′,東經99°23°~99°53′之間, 鄉(xiāng)政府駐中心行政村白玉,海拔2540米,距縣城199公里。東旺在宋、元時屬巴域,元代屬奔不兒亦思剛招討司達魯花管轄,明嘉靖三十二年為木氏土司占領。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劃歸中甸格咱境神翁管理,雍正后乃屬格咱境神翁管理,為8個舒卡。 民國時屬第五區(qū)第二鄉(xiāng),仍歸格咱千總管理。民國27年為第五區(qū)東旺鄉(xiāng)。民國29年改屬宜旺鄉(xiāng)。1950年8月,設立東旺辦事處。1958年底經和平協(xié)商土地改革,設立東旺區(qū)。1959年初,建立東旺人民公社。 1962年改為區(qū),1968年復稱公社,1984年以改為區(qū),1988年撤區(qū)改鄉(xiāng)。 轄上游、躍進、中心、勝利、新聯(lián)5個行政村,54個合作社,58個自然村,997戶,6440人,藏族占總人口的99.67%。東旺地處東旺河谷橫斷層地帶,險峰林立,深谷密布,北部雪山主峰海拔5000米以上,南部谷底海拔2400米,相對高差2600多米。農田村舍分布于東旺河沿岸偏坡、谷地、臺地、山多地少。據(jù)土地詳查,全鄉(xiāng)總面積1338平方公里(2007462畝),其中耕地20709畝(1990年統(tǒng)計上報數(shù)10325畝), 園地40畝,林地942824畝,牧草地679818畝,水域9868畝,居民點占地1907畝,交通占地1445畝,未利用荒山347851畝。東旺河谷為干熱河谷,年最高氣溫29.9°C。最低氣溫-11°C,年平均氣溫10.4°C,年降水量400毫米,無霜期194天。境內最大河流東旺河發(fā)源于四川理塘戛木林,從上游村入境,境內流程50公里,枯水流量20.5立方米/秒,比降460米,理論蘊藏量4.82萬千瓦,建有小型小電站3座,裝機容量570千瓦,有4個行政村34個社通電。建有上游、勝利、中心、新聯(lián)4條大溝,全長83公里,可灌619畝。 東旺鄉(xiāng)農林牧并重,農作物以青稞、小麥、包谷、洋芋為主,二半山區(qū)一年兩熟,高寒山區(qū)一年一熟。1990年糧豆播種面積14324畝,總產2719噸,畝產190公斤,人均產糧422以斤。大小牲畜存欄31617頭(只),肉總產量183噸,牛奶產量931噸。果類核桃、蘋果、梨、黃果總產量32.5噸。農民經濟總收入440萬元,人均683元,純收入380萬元,人均590元。盛產蟲草、貝母、知母等貴重野生藥材。
五境鄉(xiāng)位于香格里拉縣西部,介地北緯27°34′-27°52′,東經99°26′-99°36′之間,鄉(xiāng)駐地農溫塘,海拔2370米,距縣城249公里。唐屬吐蕃神川都督府,元屬巨津州,明為木氏土司地,清初屬巴塘土屬管轄,為五個秋頭管轄之地,故稱江外五境。雍正五年劃歸維西廳,民國屬維西五區(qū)第九、十兩行政村。1958年九村改稱倉覺鄉(xiāng),十村分為下珠、澤通兩鄉(xiāng)。同年,三個鄉(xiāng)合為管理區(qū),隸屬維西臘普區(qū)。1961年調整區(qū)劃劃歸中甸,合并成立五境區(qū)。1968年改稱五境公社,1984年改為區(qū),1988年撤區(qū)改為,轄倉覺、下珠、澤通3個行政村,30個合作社,41自然村,552戶,3555人,藏族占總人口88.66%。五境背靠群山,前臨金沙江,村舍農田分布于沿江腳許多小塊地上,據(jù)土地詳查,全鄉(xiāng)總土地面積334平方公里(500746畝),其中耕地17019畝(1990年統(tǒng)計報數(shù)6618畝)林地426954畝,牧草地23216畝。 五境氣溫和,年平均氣溫12.3℃,極端最高氣溫31.5℃。理論蘊藏量89219千瓦。 經濟以農業(yè)為主,糧食主產包谷、青稞、小麥、稻谷、大豆、洋芋,雜糧較多。1990年播種面積10639畝,總產1481噸, 畝產139公斤,人均產糧435公斤,大小牧畜存欄9229頭(只),肉類總產量70噸,牛奶產量152噸, 林產口核桃8.1萬萬元, 水果2.3萬公斤,當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6萬元,人均398元,農村居民純入109萬元,倉覺大溝,總長42公里,可灌2000畝。從1954年在春獨辦第一所小學,至1990年,全鄉(xiāng)有小學16所,教師35人,在校學生27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66%,有鄉(xiāng)衛(wèi)生院1所,村級衛(wèi)生室3個,醫(yī)務人員9人。上(江)五(境)公路直達農溫塘。域內有著名的五境大溶洞等景區(qū)、景點可供旅游及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