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固原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固原市各縣市區(qū)歷史沿革

早在舊石器至新石器時代,境內(nèi)已有人類繁衍。

夏、商時代,西戎部落居住。

西周屬雍州大(太原)為義渠戎。

戰(zhàn)國時秦昭王滅義渠置烏氏,為建置之始,至今約2340余年。

固原市屬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南部山區(qū)地級市,固原依:“故原州”、“故而轉(zhuǎn)固”而得名,亦有鞏固原州、原州“固若金湯”之意。

秦惠王取烏氏之戎,建烏氏縣,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滅義渠戎,建朝那縣,時烏氏、朝那皆屬北地郡。

漢初沿秦舊制。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祈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固原)。

東漢永初五年(111年)三月,因羌族起義,安定郡寄理美陽(今陜西省武功縣境)。

永健四年(129年)四月,還治高平。

永和六年(141年)十月,復(fù)徙扶風(fēng)(今陜西省扶風(fēng)縣)。

三國屬曹魏雍州安定郡。

建安十六年(211年),郡治遷臨涇(鎮(zhèn)原縣南)。

西晉仍屬安定郡,郡治臨涇。

十六國時,前趙分安定郡部分地及設(shè)隴東郡,以高平設(shè)朔州牧領(lǐng)隴東、安定郡。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鎮(zhèn)。

道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鎮(zhèn)為原州,并置高平郡,倚設(shè)高平縣,治所高平。

北周設(shè)原州總管府,領(lǐng)平高、長城二郡。

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廢長城郡。

三年,廢高平郡。

大業(yè)三年(607年),原州改平?jīng)隹ぃぶ纹礁摺?/p>

大業(yè)六年(610年),廢原州總管府,置牧監(jiān)。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平?jīng)隹樵荩瑢訇P(guān)內(nèi)道。

貞觀五年(631年)于原州置中都督府。

天寶六年(742年)改原州為平?jīng)隹ぃ辏?58年),平?jīng)隹じ脑荨?/p>

大歷元年(766年)吐蕃攻占平高,原州治所遷靈臺百里城,后遷平?jīng)黾芭R涇。

大中三年(849年)原州遷回平高,廣明元年(880年)復(fù)遷臨涇。

五代時仍為吐蕃所占。

宋至道三年(997年)以故原州城設(shè)鎮(zhèn)戎軍,屬陜西路。

咸平六年(1003年)置彭陽城、隴干城。

慶歷初年,鎮(zhèn)戎軍改屬渭州隸涇源路。

慶歷三年(1043年)以隴干城建德順軍。

紹圣四年(1097年)置平夏城,大觀二年(1108年)以平夏城置懷德軍。

貞祐四年(1216年),德順升防御州,十月升節(jié)鎮(zhèn)名隴安。

金時,今涇源縣屬平?jīng)龈不h。

元廢鎮(zhèn)戎、德順。

至元九年(1272年),在開遠(yuǎn)堡設(shè)立陜西行中書省開成府路,至治三年(1323年)降開成府為州。

明降開成州為縣,設(shè)固原巡檢司屬陜西布政司平?jīng)龈,隆德縣亦屬平?jīng)龈?/p>

景泰二年(1451年),修古原州廢城設(shè)固原守御千戶所,成化二年(1466年)開成縣遷固原千戶所,五年千戶所升固原衛(wèi)。

旋增三邊總制府。

弘治十五年(1502年)設(shè)固原州、衛(wèi),均屬陜西都指揮使。

清順治初固原州屬陜西省平?jīng)龈,不久改固原道,連同三邊總制府,固原衛(wèi)均駐固原城。

康熙初年,遷鎮(zhèn),設(shè)平?jīng)龅,治固原?/p>

雍州初廢固原衛(wèi),乾隆初固原設(shè)平、慶、涇道,同治年旋改為平、慶、涇、固、化道,移治平?jīng)觥?/p>

同治十三年(1874年)固原設(shè)直隸州,領(lǐng)硝河州判。

民國初,固原州屬甘肅省涇源道,后屬隴東行政公署,民國2年,廢固原州設(shè)縣。

民國29年(1940年),在固原設(shè)甘肅省第二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1年(1942年),遷硝河城,建西吉縣后專員公署撤銷。

1949年10月,固原縣、隆德縣、涇源縣(原化平縣)屬甘肅平?jīng)鰧^(qū),西吉縣屬定西專區(qū)。

1950年2月,西吉縣屬平?jīng)鰧^(qū),1953年12月,以西吉、海原、固原建立西海固回族自治區(qū),1955年11月改稱固原回族自治州。

隆德仍屬平?jīng)鰧^(qū)。

1958年,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涇源5縣歸固原專區(qū),屬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1983年7月,從固原縣析置彭陽縣,2002年7月,改固原地區(qū)為固原市,固原縣為原州區(qū)。

今縣域夏商時屬雍州,周代屬大原,戰(zhàn)國時為義渠戎和烏氏戎,秦昭王時屬北地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后屬安定郡,其東南部屬烏氏縣,北部屬高平縣,西部屬祖厲縣。

隋、唐時屬原州平?jīng)隹じ咂娇h。

北宋初隸屬于秦鳳路之渭州,天禧元年(1017年)在今將臺鄉(xiāng)火家集置羊牧隆城,慶歷三年(1043年)改為隆德寨,境域東南部屬德順軍,東北部屬鎮(zhèn)戎軍,西北部屬懷德軍和西安州;南宋時為宋、夏.、金三方爭奪之地。

金皇統(tǒng)二年(1142年),升隆德寨為隆德縣t昌治為今火家集),隸屬于鳳翔路德順州,轄今縣境東、南及西南部,西北部屬西夏西安州轄地。

元代至元年間,隆德縣治從火家集遷往今隆德縣城關(guān)鎮(zhèn)。

今縣境西南部屬平?jīng)龈o寧州隆德縣,東北部屬開成路開成府。

明代屬陜西布政使司關(guān)西道平?jīng)龈,西北部分別由固原州西安、鎮(zhèn)戎守御千戶所轄;東南部屬靜寧州隆德縣轄。

此時縣域中部為靜寧王沐英封地,“平耕陡牧”,今縣城為司牧官員駐地,稱沐家營;新營、舊營(今三合鄉(xiāng))一帶為朱元璋十四子朱模牧地。

清初,縣城大部分屬陜西省平?jīng)龈淘荩髂蠈、靜寧州隆德縣;康熙四年(1665年)改屬甘肅省平凍府,西北屬固原縣,西南、東南分屬靜寧州靜寧、莊浪、隆德三縣所轄;乾隆十四年(1749年),縣城北、西北、西南和中部屬平?jīng)龈}茶廳,東部屬固原州。

東南部為隆德、靜寧、莊浪三縣插花地;同治十三年(1874年),置硝河城分州,轄馬昌、高園、馬蓮川、張春、在城5堡,西北部屬海城縣,其余屬隆德、靜寧、莊浪三縣所轄。

民國初屬淫原道,1927年屬隴東行政公署。

1939-1941,年境內(nèi)發(fā)生三次回民武裝起義,1942年10月,由海原、固原、隆德、靜寧、莊浪5縣毗連地區(qū)析置西吉縣,縣治設(shè)在沐家營,屬甘肅省隴東行政公署。

解放后,1949年隸屬于甘肅省定西專區(qū),1950年6月改屬平?jīng)鰧^(qū),1953年11月劃歸西海固回族自治區(qū),1955年11月屬固原回族自治州,1958年10月,隸屬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專區(qū),1979年屬固原地區(qū)。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曹瑋募兵以后,七年在今縣址筑隴干城。

宋慶歷三年(1043年)置德順軍級別同下等州。

轄隴干縣級五寨,其中有隆德寨,在今西吉火家集,原名羊牧隆德城,金皇統(tǒng)二年(1142年)升隆德寨為隆德縣隸屬隴安郡,元朝屬陜西行省鞏昌路。

明朝隆德縣,屬陜西平?jīng)龈?/p>

初設(shè)宣化、輔德、弼隆、曹務(wù)、里仁5里,后編仁隆、德化2里。

清仍屬陜西省平?jīng)龈,初設(shè)仁隆、德化2里,康熙三年(1664年)編廢藩租戶為效義里共3里。

中華民國,隆德縣屬甘肅省隴東道、涇原道,旋屬甘肅省第二行政區(qū)。

大德八年(1304年)隴干縣并人德順州,旋省德順州設(shè)靜寧州,靜寧州所轄為隴干縣的全部,德順州其余轄地由隆德縣領(lǐng)屬。

民國31年(1944年)8月設(shè)西吉縣,平峰、蒙宣、韓溝、將臺劃給西吉。

1949年隆德解放,隸屬于甘肅平?jīng)龇謪^(qū),1958年3月改屬甘肅省固原回族自治州,同年10月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固原專區(qū),1970年固原專區(qū)改為固原地區(qū),隆德隸屬固原地區(qū),2002年固原地區(qū)改為地級固原市,隆德縣隸屬固原市。

涇源建縣始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時名安化縣,自華亭縣析置。

此后,縣名及隸屬關(guān)系曾多次變更。

1950年9月,以其為涇河發(fā)源地而改今名。

春秋時為烏氏戎居地,戰(zhàn)國、秦朝時屬北地郡烏氏縣。

漢承秦制,武帝時屬安定郡烏氏縣。

西晉時屬雍州安定郡都盧縣,東晉屬雍州隴東郡涇陽縣。

隋時以涇河南北分屬安定郡華亭縣。

宋設(shè)安化縣,屬渭州(今平?jīng)觯?/p>

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縣為化平縣,屬平?jīng)龈?/p>

元初廢化平縣,并歸華亭縣,屬陜西行中書省平?jīng)龈?/p>

明屬陜西布政使司平?jīng)龈?/p>

清初襲明制,同治十年(1871年)劃平?jīng)、固原、華亭、隆德四州縣地,置化平川直隸廳,屬平慶涇固化道。

1913年,改化平直隸廳為化平縣,恢復(fù)了900多年前的縣名,屬甘肅省涇源道,后歸隴東專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甘肅省于1950年改化平縣為涇源縣,屬平?jīng)鰧^(qū)。

1953年推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改為涇源回族自治區(qū)。

1955年5月,又改稱涇源回族自治縣。

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涇源劃歸寧夏,歸屬固原專區(qū),更名為涇源縣。

1970年固原專區(qū)改為固原地區(qū),涇源縣屬固原地區(qū)。

現(xiàn)屬固原市。

清末,設(shè)化平川直隸廳時,下轄化臨(今香水鎮(zhèn)、園子鄉(xiāng))、香水(今惠臺鄉(xiāng)、黃花鄉(xiāng))、圣諭(今興盛鄉(xiāng))、白面(今白面鎮(zhèn)、東峽鄉(xiāng))4里66村。

1913年,改化平川直隸廳為化平縣時,仍設(shè)4里。

1914年改設(shè)東、西、南、北、中5個區(qū)。

1920年又恢復(fù)為4里。

1927年,改原4里為4個區(qū),名稱不變。

1936年改設(shè)原4區(qū)為1鎮(zhèn)(化臨鎮(zhèn))3鄉(xiāng)(香水、涇源、白面)。

之后,又改為黃花、涇北、涇南3個區(qū)。

1939年3個區(qū)合并為2個區(qū),原化臨里、香水里地區(qū)合并為第一區(qū),原圣諭里、白面里地區(qū)合并為第二區(qū)。

1941年,改2區(qū)為面泉(今香水鎮(zhèn))、崇義(今黃花鄉(xiāng))、惠家(今惠臺鄉(xiāng))、圣諭(今興盛鄉(xiāng))、白面(今白面鎮(zhèn))、涇源(今東峽鄉(xiāng))等6個鄉(xiāng)。

1942年,又將6鄉(xiāng)改為白泉、涇南2鎮(zhèn)和涇北、黃花2鄉(xiāng),共轄27保、254甲。

1949年8月,涇源縣解放。

全縣設(shè)為涇南、涇北、白泉、黃花4個區(qū),下轄16個鄉(xiāng)。

1950年5月,撤銷白泉區(qū),所轄鄉(xiāng)劃歸涇北、黃花2區(qū)。

1955年冬,3個區(qū)撤銷,并撤銷了雙營、金家、紅峽、西峽4個鄉(xiāng)。

1957年,華亭縣山寨區(qū)的新民、石嘴2鄉(xiāng)劃歸涇源縣。

此時,全縣轄新民、澇池、興盛、城關(guān)、沙塘、石嘴、白面、園子、黃花、惠臺、東峽、河北、橋關(guān)、紅土等14個鄉(xiāng)。

彭陽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紅河、茹河流域繁衍生息。

夏商時,居住在漠北以戎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相繼進入,與土著民族融合,統(tǒng)稱“西戎諸國”。

西周早期在姚河源建立封國。

戰(zhàn)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秦滅義渠國后在今古城鎮(zhèn)設(shè)朝那縣,秦漢魏晉續(xù)延,十六國設(shè)長城護軍。

北朝時設(shè)黃石縣、白池縣、長城縣。

隋唐設(shè)平?jīng)隹h、百泉縣,唐貞觀十年(636)在百泉縣設(shè)折沖都尉府。

唐末五代陷于吐蕃,宋咸平六年(1003)設(shè)彭陽城(或稱彭陽堡,近代又稱白楊城)。

金置東山縣、三川縣。

元設(shè)廣安縣,又升州。

明初,撤廣安州并入開成縣。

明、清、民國分別隸屬固原州、固原直隸州、固原縣。

明代有官吏文人桑溥曾以“彭陽城”作詩留下“曙色彭陽道,天空度雁聲。

旗翻青障外,人傍白云行。

露重征袍濕,山高野火明。

十年常做客,深愧兢浮人”等詩句。

當(dāng)時的彭陽城是防御韃靼的重要城池,并駐有兵馬,或稱彭陽堡,近代又稱白楊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固原的三邊總制楊一清曾展筑磚包彭陽城,彭陽城逐漸成為固原東部的中心。

1935年毛澤東率領(lǐng)中央紅軍過彭陽時曾途經(jīng)于此。

1936年,設(shè)中共固北縣委、縣蘇維埃政府、中共固原縣委(駐三岔、草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彭陽境隸屬固原縣。

1983年7月,固原縣析置彭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