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安溪縣各鄉(xiāng)鎮(zhèn)地名由來

安溪縣各鄉(xiāng)鎮(zhèn)地名由來

  因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修筑縣治城垣,背靠鳳冠山,故名。別稱:犁城。 [詳細]
  蓬萊,習稱彭內。據(jù)傳最早系彭姓族人定居之地,故稱彭內,后彭姓逐漸消失,遂因諧音改稱蓬萊。 [詳細]
  湖頭鎮(zhèn),四面環(huán)山,中間開闊,狀如大湖之間小盆地,由宋代理學家朱熹命名。 [詳細]
  因相傳,宋代名將楊文廣平定閩南十八洞之一的鐵峰山蝙蝠洞時,曾安營扎寨于江仔頭,為行軍方便,于三角坑溪修筑一座簡易石板橋。 [詳細]
5、城廂鎮(zhèn)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 因緊鄰縣城,故名城廂。
  城廂鎮(zhèn)地處中國烏龍茶之鄉(xiāng)——泉州市安溪縣城郊,是安溪縣的一個經濟強鎮(zhèn)。總面積109平方公里,人口6.7萬多人,轄25個村(居)1個場,有著比較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和發(fā)展優(yōu)勢。城廂位于北緯25º03’,東經118º10’,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氣溫 18-21度。年平均日照 1850-2050小時,降雨量1500-2000毫米,農作物一年三熟。四季風和日麗、……[詳細]
  歷史上,劍斗鎮(zhèn)為安溪、永春兩縣邊區(qū)的竹木集散地,大量木材、毛竹從西溪上游運往安溪、南安、泉州等地,故稱“近口”,含有鄰近水口之意,后人因諧音為“建口”,鄉(xiāng)賢以《藤王閣序》中“龍光射斗!敝洌呕癁閯Χ。 [詳細]
  古時,有一名人途經谷口,見其境內一山呈“金”字形,山前為一片谷地,不禁脫口贊道:“真乃金谷園也!”,遂取名金谷。 [詳細]
  龍門因依仁里、山勢若崖,兩石夾峙如門(明嘉靖《安溪縣志》)而得名。 [詳細]
  虎邱鎮(zhèn),因該地四面環(huán)山,形似湖,故原名湖坵,后文人以蘇州名勝虎丘雅化為虎邱。 [詳細]
  蘆田由來說法有二:一、清末著名詩人林鶴年在詩集《山園集》中寫道:“余鄉(xiāng)萬山環(huán)聳,虛其中,形如香爐,初名爐田,又名臚傳。”1959年建農場,而后改為茶場,取諧音改“爐”為“蘆”,稱“蘆田”。二、蘆田村有東山、外洋、大克三個自然角落。分別居住著林、王、顏等三姓氏。據(jù)上述三姓氏各自宗族記載:林尚孫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7年)入東山肇基,稱其地為“臚傳”。王氏兒于1404年入外洋(大宅)肇基,稱其地為“彭溪”。顏正輝于明朝徙居大克,稱其地為“爐田”。隨著時間的推移,(起始末考)三個角落(三合一)統(tǒng)稱“蘆田”,地名至今沿用。 [詳細]
  安溪置縣時,其地寓“以德感化”之意,故稱感德。 [詳細]
  因位于石竹溪入清溪處,俗稱溪口,后因諧音及該鎮(zhèn)山體如“魁星踢斗”,故取名魁斗。 [詳細]
  西坪古稱棲鵬,寓大鵬在此棲息之意,后諧音稱為西坪鎮(zhèn)。 [詳細]
  參內鄉(xiāng)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自鳳冠山沿東蜿蜒起伏,并延伸至巖嶺山、參嶺,并由晉江西溪沖積形成的環(huán)狀盆地,故稱參內;其二,唐垂拱年間,因晉江西溪兩岸水土流失嚴重,從仙苑起清溪、藍溪水色迥異,流至該域與一砂土沖積的河灘(當?shù)孛癖姺Q“簽筒灘”)摻合在一起,因方言得名參內。當代人比較信奉后一種說法。 [詳細]
  長坑在歷史上長期寫長卿兩字,一是雅稱,二是卿字在舊時指高官,又與慶字相通,有人才輩出、慶云常繞之含義。民國30年(1941年)又改為長康,也寄望著人民康泰、社會安寧。而長坑兩字在近代才出現(xiàn),盡可能是業(yè)務人員有感卿字筆畫繁,純粹寫坑字,因無人顧及而成為歷史,實屬土名沒其他含義。 [詳細]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