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章田寺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章田寺鄉(xiāng)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因轄區(qū)范圍有宗教紀念設施章田禪寺,故命名。
清朝道光初年形成胡廠集鎮(zhèn),是當時公安縣四十八場(廠)之一,因居民多姓胡,故而得名胡家廠,后成立胡廠社區(qū)。
1935年由地下共產黨員魏玉階(教師)牽頭在淤泥湖上游的一個汊的頂端,用杉木樁、杉木板建成了一座橋,群眾稱杉木橋,后延伸為地名。
民國初年當?shù)赜幸桓粦籼菩杖思以诟邖徤辖艘粋日可加工大米20擔(約1000公斤)碾米房,群眾稱“碾米臺”,1950年取其諧音,命名為聯(lián)臺。
以當?shù)鼐用裥帐虾腿罕娮灾谓M織名稱綜合命名。二十世紀30年代期間,以毛姓居民為首組織七戶人家在九組開設煙館、茶館、酒館、副食店和日用雜貨店,形成一條街,毛家鋪因而得名。
以轄區(qū)內的“長春農業(yè)生產合作社”而命名。
因位于虎渡河大堤拐彎處之南,取人們從此走上了灑滿金色的陽光大道的寓意而命名。
東漢時期,丁蘭為了常思母親勤勞養(yǎng)育之恩,刻木像祭拜,久而久之木刻母親像的臉上有了喜怒哀樂的表情,人們很震撼,南宋景定年間(1260-1265),于是為木像立廟祀之,取名刻木觀。村名因此而得。
康熙年間,吳三桂反清,在達仁村一高地處屠殺歸順清朝人士,即稱此地為殺人崗,后來人們嫌“殺人崗”太恐怖,不吉利,根據(jù)其原名的諧音改稱“達仁崗”,村因此而得名。
1956年金星農業(yè)社和紅光農業(yè)社合并,取兩個農業(yè)社的首字命名。
1960年永興、永勝兩個大隊合并為永久,希望永久存在。
因地形四面高,中間有一小塊平地,俗稱塌,此地多羅姓人氏居住,因此而得名。
當?shù)卦幸粚π值軤幖雷鎵灒餍抟蛔恋貜R,后來家中出了兩個舉人,“仁”為“人”的諧音,故命名為雙仁。
當?shù)卦幸粚π值軤幖雷鎵,各修一座土地廟,后來家中出了兩個舉人,“仁”為“人”的諧音,故命名為雙仁。
相傳宋朝趙匡胤選妃選中了洞庭湖邊的毛氏,親兵護送毛氏到汴京(開封)途徑此處突遇特大暴雨無法通行時,當?shù)孛癖娡粨粜蘖艘蛔緲蚬┧陀H隊伍通過,因“鳳”是皇后、皇妃的代稱,故名接鳳橋,1968年更名為接豐橋,接豐村名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