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地定居。村東南有一寺廟,院前有一顆柳樹,一家姓田的吃過(guò)樹上的葉子,是甜的,故取名田柳寺。 |
傳明萬(wàn)歷年間,邢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地立村定居,故稱邢樓。 |
明代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地立村定居,因柏樹較多,而取名柏莊。 |
清代時(shí)期有張姓族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張莊,后因重名按方位更名為北張莊。 |
元代梁氏從山西洪洞縣遷至濮陽(yáng)縣東南七里白丘村,后又遷到范縣城南建村,以姓氏取村名梁莊。 |
于姓族人于明代永樂(lè)七年(1409)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地定居,取名于樓,1943年分兩處居住,此村居?xùn)|,取名東于樓村。 |
于姓族人自明代永樂(lè)七年(1409)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地定居,取村名于樓,1943年分居兩處,此村居西,取名西于樓。 |
縣志記載,元至順二年(1331)孟子后裔五十三代孟之普仕范縣令,并遷居該處命名孟家樓,明初又有他姓居住,更名孟樓。1970年孟樓分為東街村、西街村,此村居西,命名孟樓西街村。 |
明初劉姓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地,以姓氏取村名劉莊。后因重名,以方位改名為后劉莊。 |
明初,張氏、劉氏兩氏族人由山西洪洞縣遷來(lái)定居,張姓定居處故取村名張莊,劉姓定居處有一漢代宦官墓,墓后有廟,而取村名漢塚廟。以漢代塚廟和張姓得名。 |
明初徐姓由山西洪洞縣遷居此地,因徐姓居住,而取名徐樓。 |
寇姓族人于明初由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寇莊。 |
興峰寺村于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地定居,取名興峰寺,因郭姓較多,俗名郭莊。 |
縣志記載,元至順二年(1331)孟子五十三代后裔孟之普任范縣令,并遷居該處立村,命名孟家樓。明初又有他姓居住,更名為孟樓。1970年把孟樓分為東西街,此村居?xùn)|,命名孟樓東街。 |
清代年間,本村村名張坊(現(xiàn)有張家井為證)后因張姓絕嗣更名為劉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