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崔家橋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2]

崔家橋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2]

因此村楊姓居多,故以姓氏得名。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辛莊。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楊辛莊。
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和邵莊。清朝時此地住有幾戶人家均以賣火燒(燒餅)為生,人稱“火燒莊”。村里人感到此名不雅,遂改為“和邵莊”,沿用至今。
北宋《相臺志》載有雙塔村。相早年村東、西兩頭各有一座佛塔,故名雙塔村,沿用至今。
此村位于漳河故道,村西有一道土岸像龍一樣,故起村名為龍化,后演變?yōu)槁』S止艜r一龍降落此地,村民供養(yǎng),因此得名“龍臥村”。后龍死,尸體化為一道土岸,故又稱“龍化村”,后演變?yōu)槁』。北宋《相臺志》載有龍花村。清康熙年《安陽縣志》載有龍化、北龍化。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隆化。民國《續(xù)安陽縣志》分為艾隆化、薛隆化、翟隆化、秦隆化、王隆化5個自然村?偡Q隆化。
相曹操成立魏都鄴城后,在鄴東一帶飼養(yǎng)戰(zhàn)馬,此地素有“十三馬房”之稱,后,在此建莊園,取名馬房庒,逐漸形成村庒。乾隆三年(1738)《安陽縣志》載縣境東北部村名,馬房村管統(tǒng)十四村有馬房村、樊家村即是。后趙姓在此居多,1963年改為趙馬房,沿用至今。
相曹操成立魏都鄴城后,在鄴東一帶飼養(yǎng)戰(zhàn)馬,此地素有“十三馬房”之稱,后來趙姓在此居住建村,故名趙馬房。清康熙年《安陽縣志》載有馬房莊。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馬房村。民國《續(xù)安陽縣志》改稱路家村(亦稱路馬房)。1963年改為路馬房,沿用至今。
相明初魏氏從山西洪洞遷居此地建村,故名。乾隆年和民國《安陽縣志》載有魏家村,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名魏村,至今。
因村內(nèi)郭姓居多,故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郭家村。后在村東修建一座奶奶廟,習慣稱郭家村為郭家廟。故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郭家廟,沿用至今。
因此村牛姓居多,故以姓氏得名牛家莊,后簡稱牛莊,沿用至今。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牛家莊,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載有牛莊。
因此村施姓居多,故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施家莊,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名施莊。
此村原來位于漳河岸邊,故名河岸村。后漳河泛濫,將村沖為兩半,洪水退后,村中間留下一道沙河灘,村民分居沙河灘東、西兩岸居住,故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東沙河岸、西沙河岸。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載有西沙河岸,今稱沙河岸村。
相明初申姓弟兄16人從山西洪洞遷居此地居住建村,故名。清乾隆年和民國《安陽縣志》均稱申家莊,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載有申莊,沿用至今。
相明初郜氏從山西洪洞移居此地,居住建村,故名。清康熙年、乾隆年和民國《安陽縣志》均稱郜家莊。1985年《安陽縣標準地名手冊》載有稱郜莊,沿用至今。
明代在安陽渠(自臨漳縣萬金渠引水向南,到安陽縣東北部的水渠名)旁屯田,取名安陽屯,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安陽屯。又相明初山西洪洞移民在此屯田居住,起村名為“老鴉屯”,后改為安陽屯,沿用至今。
相明初洪洞移民遷居至漳河故道的河灘里居住,建村,村名由此而得。故清乾隆年《安陽縣志》載有東灘村。民國《續(xù)安陽縣志》載有灘里村,沿用至今。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