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市位于遼寧省西部,屬遼寧省轄市。地處北緯40゜25\'一42゜22\'、東經118゜50\'--121゜17\'之間。北和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qū)寧城縣、喀喇沁旗、赤峰市、敖漢旗、奈曼旗相接,東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為鄰,南和東南與建昌縣、錦西市、錦縣、義縣接壤,西與河北省青龍縣、平泉縣毗連。呈東、北部寬大、西、南部狹窄的\"V\"字形版圖。
朝陽市現(xiàn)轄北票市、凌源市、朝陽縣、建平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和雙塔區(qū)、龍城區(qū),61個鎮(zhèn)、74個鄉(xiāng)、3個民族鄉(xiāng),26個街道辦事處,1684個村民委員會,166個居民委員會.人口324.46萬人。
朝陽屬低山丘陵區(qū),只有小塊山間盆地和沿河沖積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松嶺、努魯兒虎兩大山脈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綿亙境內,松嶺山脈座落喀左、朝陽、北票南部,雄臥大凌河以南。努魯兒虎山脈貫穿凌源、建平、喀左、朝陽、北票5縣(市),虎踞大凌河以北,與松嶺山隔水相望。位于朝陽縣境內的大青山(又名斷親山)海拔1153米。凌源市東南的紅石砬山海拔1256米,為本市境內最高峰?v觀朝陽全貌,層巒疊嶂、丘陵起伏、山谷相間、溝壑縱橫。有大凌河、小凌河、青龍河和老哈河四大河流,徑流量為13100萬立方米。。朝陽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日光充足,溫差較大,降雨偏少,且分布不均,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南北110毫米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450至58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冬季降水最少。年平均氣溫為6゜C至9゜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2゜C至25゜。C,極端最高溫度為41.l゜C。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零下1O゜C至零下14゜C,極端最低溫度為零下36.9゜C。無霜期北部為130天,南部為155天。土壤封凍期:南部最短為100天左有,北部最長達14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2850至2950小時。春秋雨季多風,冬季盛行偏北風,風速較大,8級以上大風約占全年大風日數(shù)的16.3%。
朝陽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跡遍城鄉(xiāng),F(xiàn)存各個歷史時期的古居住址、古城址,墓葬等歷史遺跡達3287處,約占全省的30%,各種出土文物數(shù)萬件,約占全省的50%?ψ罂h水泉鄉(xiāng)鴿子洞是距今10幾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古人類遺址。在建平縣南地村發(fā)現(xiàn)的原始人上臂骨化石,被考古學界稱為\"建平人\",是距今二、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文化遺存。喀左東山嘴遺址和建平、凌源交界處的牛河梁遺址,屬紅山文化系統(tǒng),是距今5500多年前的遺存,出土的泥塑孕婦像、大型女神陶像和各種彩陶、玉器等堪稱文物之寶,其中玉雕豬龍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揭開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之謎,被列為1984年國家五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橫亙于建平北部的燕秦長城,是戰(zhàn)國后期燕國破東胡設五郡時所筑,也是秦統(tǒng)一中國時連接增修的最早的萬里長城段落之一。現(xiàn)存朝陽北塔為唐代建筑,F(xiàn)存遼塔19座,其中風凰山摩云塔、喀左精嚴禪寺塔、朝陽南塔、朝陽縣八棱觀塔均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凌源天盛號石拱橋建于金代大定10年(1170),比北京蘆溝橋早20多年。清代寺觀現(xiàn)存更多,朝陽佑順寺、關帝廟、鳳凰山云接寺、北票惠寧寺、凌源萬祥寺、喀左天成觀、朝陽縣靈佑宮等保存尚好,古風猶存,是歷史上朝陽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除文物和古跡外,朝陽的風光名勝也比較多,如鳳凰山、云蒙山、大黑山、青松嶺、玄羊山、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溫泉等。尤其是鳳凰山,古稱龍山或和龍山,別名丹風嶺,主峰海拔666米,1600多年前的前燕在山上建龍翔寺,遼代建華嚴寺、云接寺,元代在主峰建靈霄塔被稱為\"天柱孤峰\",列為興中八景之一。山上有朝陽古洞,是個山高林密,風光秀麗的游覽勝地。
朝陽礦產資源豐富,目前發(fā)現(xiàn)的礦藏種類有77種。其中煤炭以北票儲量最多,油母頁巖在朝陽、喀左、凌源等地分布較廣,焦油率5%以上的礦石儲量5億噸,5%以下的儲量10億噸。非金屬礦產資源在省內居重要位置,已開發(fā)利用的有石灰石、石棉、拂石、大理石、硅石、珍珠巖、輝綠巖、膨潤土、磷、硫、紫砂、瑪描等。金屬礦有金、鉑、鐵、鉆、鈕、錳、鋁、鉛、鋅等,鋁礦儲量居全省第二位。朝陽市土地遼闊,每個農業(yè)人口平均占有土地11.7畝,耕地2.5畝。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小麥、谷子、高粱等。建平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主要油料作物是大豆、花生、向日葵和芝麻等,主要經濟作物是棉花、甜菜、煙草、馬鈴薯和各種蔬菜,是全國棉花生產基地。朝陽水果在省內外享有盛譽,果園面積約53萬畝,果樹1330萬株,年產水果3100多萬噸,其中朝陽國光蘋果因色澤鮮艷、耐儲藏、含糖量和微量元素高等特點享譽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