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雅安市 > 蘆山縣旅游

飛仙關橋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飛仙關橋
飛仙關橋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飛仙關橋(蘆山縣)

從雅安出發(fā),進入天全的第一座公路大橋,名曰:飛仙關大橋。它是座斜拉懸索橋,東起蘆山縣飛仙鎮(zhèn),西至天全縣多功鄉(xiāng),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是新中國建立后道橋專家們引以自豪的杰作之一;也是康藏公路上的第一座公路橋,在康藏公路的發(fā)展史上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飛仙關千仞絕壁、奇峰突兀,大橋就矗立在穿峽而過的蘆陽河畔。高高聳起的龍門架正中,五顆紅星閃閃發(fā)光,門楣兩邊鐫刻著豪氣長存的對聯(lián),“革命帶來幸福閉塞邊疆從此繁榮,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飛仙關天險何難克服”。橫批“飛仙關大橋”。

橋的兩頭各有青石碉堡一座,由解放軍戰(zhàn)士長年駐守,他們在奇峰突兀的三江口,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筑起一道綠色長城,捍衛(wèi)著既是“茶馬古道”遺跡,又是川蜀進藏入滇的咽喉要塞。

解放前康藏之間沒有公路,更談不上公路橋,川蜀進藏入滇的物質運輸,只能通過峽谷深淵中的“茶馬古道”來完成。從雅安到甘孜州全程200多公里,要經(jīng)過三山四關,四口十八溪,十八坪。到處是懸崖峭壁,江河縱橫,險要的地段除飛仙關外,還有禁門關、紫石關,大崩流、扯縮坡……。

連接“茶馬古道”的橋,全是就地取材做的木平橋,石平橋、吊兜橋、鐵索橋、古棧道。河面太寬的地方,背夫們就用竹子花成篾條,綹成篾繩,拴在對河兩岸,利用高低落差滑行過河,俗稱“溜殼子”(笮橋)。

充滿艱辛的“茶馬古道”上,每年都有背夫餓殍在荒郊野嶺,溝河縱橫的便橋上也要栽死十幾個背背子到“打箭爐”(瀘定)的腳夫。好再昔日的“茶馬古道”早已成為了歷史的遺跡。

1950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集團軍經(jīng)雅安進入西藏,所到之處披荊斬棘,在解放人類的同時,把公路也修到了世界屋脊,從此天塹變通途,康藏線上這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公路橋

現(xiàn)在雅安境內連接318國道的公路橋梁,大大小小三十多座,以四關、十八溪署名的就有許多座,飛仙關大橋、禁門關大橋、紫石關大橋,龍膽溪大橋、響水溪大橋……,它們像一顆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晶瑩剔透的青衣江上。

保護范圍:重點保護范圍飛仙關橋四周外延10米,一般保護在重點保護范圍外延3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外延50米,向西外延50米。

延伸閱讀: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紅軍橋及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