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東莞市旅游

南社明清古村落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社古村位于茶山鎮(zhèn),為明清古村落。整體造型像一條船,節(jié)慶有傳統(tǒng)婚慶表演。這里的交通也很方便,里面也有吃飯的地方。

南社明清古村落

這里是有著800年歷史的南社明清古村,雕花翹檐式古舊建筑櫛次鱗比,古建筑群保存良好,沒太多后期添加,小資情調(diào)兼顧,乍一看還真有時光倒流的感覺。

南社明清古村落

古舊的深巷,看不見盡頭,望不見出處。村道旁枝葉繁茂的古榕樹下有一口大池塘,兩旁是青磚建造的舊式老房子,小橋流水,楊柳依依,古建筑倒映在水中,池水不起一絲波瀾,分外安詳。

南社明清古村落

古村內(nèi)有許多古老的祠堂,雕工精細猶如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每座祠堂都是家族對前人開枝散葉的感謝,及與對后人光宗耀祖的期待。走進細看那些浮雕,雖然顏色掉落的差多了,但卻依舊栩栩如生,令人贊嘆。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村古建筑的百歲坊是為紀念百歲的四位老壽星而建。旁邊還有百歲翁祠,是一位百歲老人遺命用自己所居古屋改建的。資政邸,是光緒年進士,官至禮部主事的謝元俊的府邸。它坐落在小丘之腰,石級,欄桿還保持著當(dāng)年的高貴氣派,兩廊的花楣精美絕倫,廳中的垂花門鏤刻著花卉群鳥,上面的孔雀尾、鳳凰頭都凸出木外,栩栩如生。南社村的古建筑群與“客家圍”、“潮汕大屋”有所不同,它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區(qū)水鄉(xiāng)特色,每一民居都單家獨戶稱“家廟”,“家廟”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每家的麻石小巷都隔著一條小水道!凹覐R”建筑,多為四柱三間三樓磚石牌坊式建筑,樓為歇山頂,檐下如斗拱,門額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上百間民居錯落交織,在密集的樹叢中閃現(xiàn)著古典的韻味!凹覐R”門樓上無論是動物還是花鳥的木雕、石雕全都栩栩如生。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任天公祠,清同治十二年(1873)為村中謝氏第十四代子孫謝任天而建,1996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45米,總進深14.9米,占地面積約142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墻裙、勒腳、門框、柱及柱礎(chǔ);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山墻,灰塑龍舟脊,上立一對鰲魚,綠琉璃瓦當(dāng)及滴水。門前有三級紅砂巖臺階,左側(cè)立有4塊進士麻石旗桿夾。

任天公祠,清同治十二年(1873)為村中謝氏第十四代子孫謝任天而建,1996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45米,總進深14.9米,占地面積約142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墻裙、勒腳、門框、柱及柱礎(chǔ);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山墻,灰塑龍舟脊,上立一對鰲魚,綠琉璃瓦當(dāng)及滴水。門前有三級紅砂巖臺階,左側(cè)立有4塊進士麻石旗桿夾。

百歲祠,明萬歷二十年(1592)為紀念村中百歲老人而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8.4米,總進深10.7米,占地面積約195平方米。磚石木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墻裙、勒腳、門框、柱及柱礎(chǔ)。硬山頂,人字山墻,首進灰塑博古紋脊,上立一對鰲魚,二進龍舟脊,綠琉璃瓦當(dāng)及滴水。首進屋頂以墻體承重,二進前部分瓜柱抬梁承重,后部分以墻體承重。該祠對研究明清時期嶺南地區(qū)祠堂具有很高的價值。

百歲祠,明萬歷二十年(1592)為紀念村中百歲老人而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8.4米,總進深10.7米,占地面積約195平方米。磚石木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墻裙、勒腳、門框、柱及柱礎(chǔ)。硬山頂,人字山墻,首進灰塑博古紋脊,上立一對鰲魚,二進龍舟脊,綠琉璃瓦當(dāng)及滴水。首進屋頂以墻體承重,二進前部分瓜柱抬梁承重,后部分以墻體承重。該祠對研究明清時期嶺南地區(qū)祠堂具有很高的價值。

簡齋公祠,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清光緒三年(1877)、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4米,總進深15.2米,占地面積約143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

簡齋公祠,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清光緒三年(1877)、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4米,總進深15.2米,占地面積約143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

藮谷公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為南社謝氏八世祖藮谷公而建,公祠坐北朝南,二進三開間四合院落式布局,硬山頂抬櫟與穿斗混合棵結(jié)構(gòu),兩側(cè)廊房為歇山頂,中間留有天井,便于采光及空氣流通,建筑面積約116.3平方米。

藮谷公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為南社謝氏八世祖藮谷公而建,公祠坐北朝南,二進三開間四合院落式布局,硬山頂抬櫟與穿斗混合棵結(jié)構(gòu),兩側(cè)廊房為歇山頂,中間留有天井,便于采光及空氣流通,建筑面積約116.3平方米。

云蟠公祠俗稱“花廳”,座落于百歲塘北岸的富貴巷,毓生樓(俗稱西樓)之后。

云蟠公祠俗稱“花廳”,座落于百歲塘北岸的富貴巷,毓生樓(俗稱西樓)之后。

毓生樓(俗稱西樓),是南社村保存得比較完整的一座獨具民國特色的民居,外部是西式小洋樓造型,內(nèi)部保留中式“四水歸源”的天井和金字屋的結(jié)構(gòu),居所中西合璧,是謝毓生所建,故名毓生樓。

毓生樓(俗稱西樓),是南社村保存得比較完整的一座獨具民國特色的民居,外部是西式小洋樓造型,內(nèi)部保留中式“四水歸源”的天井和金字屋的結(jié)構(gòu),居所中西合璧,是謝毓生所建,故名毓生樓。

南社謝氏宗祠位于百歲坊對面,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清代曾修繕,1995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6米,總進深12.7米,占地面積約122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立柱、門框、墻腳石,麻石柱礎(chǔ)、臺階、塾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頭門掛匾“謝氏宗祠”,進門屏風(fēng)。后堂懸掛“聚順堂”木匾。后堂神臺供奉陳留堂上謝氏歷代祖先牌位及明九世祖至民國廿三世謝氏祖先牌位。

南社謝氏宗祠位于百歲坊對面,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清代曾修繕,1995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6米,總進深12.7米,占地面積約122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立柱、門框、墻腳石,麻石柱礎(chǔ)、臺階、塾臺。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頭門掛匾“謝氏宗祠”,進門屏風(fēng)。后堂懸掛“聚順堂”木匾。后堂神臺供奉陳留堂上謝氏歷代祖先牌位及明九世祖至民國廿三世謝氏祖先牌位。

云野公祠堂號為“敬德堂”,面積158.8平方米,集資金額,港幣58萬元,人民幣2萬8千元。祠堂中的獅階礎(chǔ)柱均為麻石,梁桁檐罩都是仿古木構(gòu)件。

云野公祠堂號為“敬德堂”,面積158.8平方米,集資金額,港幣58萬元,人民幣2萬8千元。祠堂中的獅階礎(chǔ)柱均為麻石,梁桁檐罩都是仿古木構(gòu)件。

東園公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中心,云野公祠左側(cè),建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村民因東園公祠面積小而擇址新建,1991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9米,總進深16米,占地面積約158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頭門封檐板木雕精美,貼紅紙書“東園公祠”。后堂神臺處原供奉東園公神位。

東園公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中心,云野公祠左側(cè),建于清宣統(tǒng)三年(1911),村民因東園公祠面積小而擇址新建,1991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9米,總進深16米,占地面積約158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頭門封檐板木雕精美,貼紅紙書“東園公祠”。后堂神臺處原供奉東園公神位。

應(yīng)洛公祠位于東園公祠左側(cè),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0.8米,總進深20.8米,占地面積約225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頭門匾額陽刻“應(yīng)洛公祠”,進門有屏風(fēng)。頭門前建有圍墻。后堂掛匾“懋本堂”,神臺處供奉應(yīng)洛公及謝氏歷代祖先神位。應(yīng)洛公為南社謝氏十四世祖。

應(yīng)洛公祠位于東園公祠左側(cè),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0.8米,總進深20.8米,占地面積約225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頭門匾額陽刻“應(yīng)洛公祠”,進門有屏風(fēng)。頭門前建有圍墻。后堂掛匾“懋本堂”,神臺處供奉應(yīng)洛公及謝氏歷代祖先神位。應(yīng)洛公為南社謝氏十四世祖。

晚節(jié)公祠位于應(yīng)洛公祠左側(cè),建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三進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1.75米,總進深22.5米,占地面積約264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正面墻裙紅砂巖。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龍舟脊,碌灰筒瓦。頭門檐下壁畫、木雕精美,進門有擋中。后堂神臺處供奉明七世祖至明十一世祖神位。后墻內(nèi)有乾隆四十年重修碑兩塊。

晚節(jié)公祠位于應(yīng)洛公祠左側(cè),建于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三進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1.75米,總進深22.5米,占地面積約264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正面墻裙紅砂巖。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龍舟脊,碌灰筒瓦。頭門檐下壁畫、木雕精美,進門有擋中。后堂神臺處供奉明七世祖至明十一世祖神位。后墻內(nèi)有乾隆四十年重修碑兩塊。

少簡公祠位于晚翠公祠左側(cè),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1997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7米,總進深9.4米,占地面積約91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龍舟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頭門紅石陽刻“少簡公祠”,掛“文丞武尉 起鳳騰蛟”對聯(lián)。后堂懸掛“褒德堂”木匾,神臺處供奉少簡公及歷代祖先牌位。該祠對研究清代東莞地區(qū)祠堂及南社村、謝氏家族等具有一定的價值。

少簡公祠位于晚翠公祠左側(cè),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1997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9.7米,總進深9.4米,占地面積約91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龍舟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頭門紅石陽刻“少簡公祠”,掛“文丞武尉 起鳳騰蛟”對聯(lián)。后堂懸掛“褒德堂”木匾,神臺處供奉少簡公及歷代祖先牌位。該祠對研究清代東莞地區(qū)祠堂及南社村、謝氏家族等具有一定的價值。

晚翠公祠:為南社謝氏七世祖謝晚翠的房祠,也是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610且),1937年、1998年重修。坐東南向西北,為三間二進合院格式布局,頭門設(shè)兩塾臺,頭一進大門很簡樸。墻基及門框、門楣均為紅砂巖材質(zhì),兩側(cè)門柱刻對聯(lián)“澤由七世,衍派千枝”,橫額“晚翠公祠”。進門是一個窄長的木質(zhì)擋中屏風(fēng),背面也有對聯(lián):“居鄉(xiāng)當(dāng)敦倫睦族,入廟須尊祖敬宗”。正屋上懸“仰徽堂”橫匾,下邊供奉先祖牌位。占地面積212.16平方米。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頂,招梁與穿半混合式木作梁架。

晚翠公祠:為南社謝氏七世祖謝晚翠的房祠,也是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610且),1937年、1998年重修。坐東南向西北,為三間二進合院格式布局,頭門設(shè)兩塾臺,頭一進大門很簡樸。墻基及門框、門楣均為紅砂巖材質(zhì),兩側(cè)門柱刻對聯(lián)“澤由七世,衍派千枝”,橫額“晚翠公祠”。進門是一個窄長的木質(zhì)擋中屏風(fēng),背面也有對聯(lián):“居鄉(xiāng)當(dāng)敦倫睦族,入廟須尊祖敬宗”。正屋上懸“仰徽堂”橫匾,下邊供奉先祖牌位。占地面積212.16平方米。磚木結(jié)構(gòu),硬山頂,招梁與穿半混合式木作梁架。

南社關(guān)帝廟,又名武帝廟,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東坊村民小組辦公室左側(cè),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2002年重修。坐西向東,三間二進一香亭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8米,總進深20米,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頭門兩側(cè)塾臺,掛匾“武帝廟”,進門有屏風(fēng)。天井中建獨立香亭。正廳內(nèi)掛匾“乾坤正氣”,供奉關(guān)帝神像。該建筑壁畫、灰雕、陶雕、石雕精美,對研究清代嶺南建筑具有重要的價值。

南社關(guān)帝廟,又名武帝廟,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東坊村民小組辦公室左側(cè),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2002年重修。坐西向東,三間二進一香亭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8米,總進深20米,占地面積約360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頭門兩側(cè)塾臺,掛匾“武帝廟”,進門有屏風(fēng)。天井中建獨立香亭。正廳內(nèi)掛匾“乾坤正氣”,供奉關(guān)帝神像。該建筑壁畫、灰雕、陶雕、石雕精美,對研究清代嶺南建筑具有重要的價值。

百歲坊位于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歲至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歲。遠古時候醫(yī)學(xué)尚未發(fā)達“人生七十古來稀”。當(dāng)時南社村謝彥慶、謝實斯、謝振侯妻黃氏、謝彥眷妻葉氏,皆壽一百歲。邑令李文奎,郡守趙元上報朝廷,題請建坊紀念,經(jīng)朝廷批準(zhǔn),準(zhǔn)予賜金建祠,公祠命名“百歲坊”。所以百歲坊的正面像牌坊一樣建筑,后面是祠,體現(xiàn)當(dāng)時對女性的尊重。故祠堂匾稱“仁壽堂”。

百歲坊位于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歲至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歲。遠古時候醫(yī)學(xué)尚未發(fā)達“人生七十古來稀”。當(dāng)時南社村謝彥慶、謝實斯、謝振侯妻黃氏、謝彥眷妻葉氏,皆壽一百歲。邑令李文奎,郡守趙元上報朝廷,題請建坊紀念,經(jīng)朝廷批準(zhǔn),準(zhǔn)予賜金建祠,公祠命名“百歲坊”。所以百歲坊的正面像牌坊一樣建筑,后面是祠,體現(xiàn)當(dāng)時對女性的尊重。故祠堂匾稱“仁壽堂”。

謝遇奇家廟位于南社村東坊47號左側(cè),建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1997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3.75米,總進深21.35米,占地面積約294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鑊耳封火山墻,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

謝遇奇家廟位于南社村東坊47號左側(cè),建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1997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3.75米,總進深21.35米,占地面積約294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鑊耳封火山墻,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

百歲翁祠,又名社田公祠,位于南社村北一40號左側(cè)約10米,建于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清光緒十年(1884)、中華民國六年(1917)、1999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三進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0米,總進深21.7米,占地面積約217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立柱、門框、墻腳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

百歲翁祠,又名社田公祠,位于南社村北一40號左側(cè)約10米,建于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清光緒十年(1884)、中華民國六年(1917)、1999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三進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總面闊10米,總進深21.7米,占地面積約217平方米。磚木石結(jié)構(gòu),青磚墻體,紅砂巖立柱、門框、墻腳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屋脊,碌灰筒瓦。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

景點位置:東莞市茶山鎮(zhèn)南社村

南社明清古村落

門票:30元學(xué)生證半價

南社村:南社村位于茶山鎮(zhèn)東南面,距離東莞市區(qū)約18公里, 交通便利,占地面積4.13平方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3690人,外來人口約1萬人。2016年,南社村村組兩級經(jīng)營總收入為3362萬元,純收入為1808萬元,集體經(jīng)濟保持穩(wěn)步增長。 自2015年以來,茶山鎮(zhèn)南社村連續(xù)6次登上央視節(jié)目,使茶山乃至東莞深厚的歷史文化和獨特魅力呈現(xiàn)在全國人民眼前。其中…… 南社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莞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