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韶關市 > 南雄市旅游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嶺的得名相傳是根據(jù)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得來的。在戰(zhàn)國時期,中原戰(zhàn)亂不堪,大批越人遷往嶺南,其中一支以梅絹為首的越人,翻山越嶺來到大庚嶺上,被眼前的嶺南風光所吸引,決定在梅嶺一帶安營扎寨,他們發(fā)揚了越人勇敢頑強、刻苦堅韌的民族傳統(tǒng),艱苦創(chuàng)業(yè),使這帶迅速興盛起來。因為梅絹是首率隊的拓荒者,后來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項王封為十萬戶侯,因此人們就把這一帶稱之為梅嶺。梅嶺在嶺南經濟文化發(fā)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梅嶺自越人開發(fā)后,成了中原漢人南遷的落腳點,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嶺生根開花,并向嶺南傳播開去。梅嶺既是古戰(zhàn)場,也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紅軍多次戰(zhàn)斗過的地方,特別是陳毅同志帶領部隊在這一帶堅持了三年游擊戰(zhàn),并在臨危之中寫下了壯志凌云的《梅嶺三章》,使梅嶺的知名度更高。梅嶺得名的另一說法是梅樹多梅樹,故稱梅嶺。梅嶺的梅花樹遍布嶺南嶺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案龓X寒梅”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勝地之一,梅嶺的梅花有兩個特點:其一,據(jù)《南雄府志》記載:“庚嶺梅花微與江南異,花頗似桃而唇紅,亦有純紅者。嶺上累經增植,白者為多!逼涠,由于嶺南嶺北氣候的明顯差異,出現(xiàn)了南枝先開,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登梅嶺賞梅賦詩云:“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庚嶺寒梅煮酒,要看紅雨熟黃梅!彼麖膸X上梅花到古道行人,從梅花開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動的描繪。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關被兩峰夾峙,虎踞梅嶺,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南雄梅關歷來是南北交通要通,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史稱南雄“居五嶺之首,為江(西)、廣(東)之沖”、“南北咽喉,京華屏障”。南雄的縣名也與梅關有關,南雄乃南粵雄關,而雄關指的就是梅關,F(xiàn)存的關樓建于宋嘉佑年間,為磚石結構,古樸雄偉。明萬因年間南雄知府蔣杰在關樓上立匾題刻,北面門額署著“南粵雄關”四字,南面門額則寫著“嶺南第一關”在關北側,有一塊高2.4米、寬1.4米的石碑。上刻“梅嶺”兩個楷書大字,每字約6平方尺,字體剛勁有力。這塊碑為清康熙年間南雄知州張鳳翔立。關樓兩側有一對聯(lián)“梅止行人渴,關防暴客來”。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設關始于秦朝。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其策略是對北方筑長城以防御匈奴,對南方則開關道,積極開發(fā)嶺南。公元前213年,秦在五嶺開山道筑三關,即橫浦關、陽山關、湟雞谷關,打開了溝通南北的三條孔道。橫浦關就筑在梅嶺頂上,因此梅關在秦時稱橫浦關也稱秦關,后來橫浦關為戰(zhàn)爭所毀。從漢至唐,梅嶺只有嶺之稱,而無關之名。宋嘉佑年間建關樓后,南雄歷代州、縣均有修葺關樓,使梅嶺關樓保存至今。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古道從梅從向南北兩邊蜿蜒而下,北接江西章水,南連廣東湞水,象一條紐帶,把長江和珠江連接起來。梅嶺古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古道約6尺寬,路面整齊地鋪著鵝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叢,兩側山崖樹木蔥蘢,層巒疊翠。嶺下可見古人用來喂馬的飲馬槽,古道旁修建了一座半山亭,又名來雁亭。過去沿途共有詩碑136塊,記錄了古代名人志士的名言詩句,現(xiàn)存已不多。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古道始通于秦漢。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張九齡路過梅嶺,見山路險峻難以通行,便向唐玄宗諫言開鑿梅嶺,當時因發(fā)展經濟的需要,唐皇下召宰相張九齡負責擴展梅嶺古道。此項工程浩大,經過艱辛努力,終于開通了大庚嶺古道。在古道庚嶺新路口南山腳下古道上的六祖廟和有座“夫人廟”,它是后人為紀念張九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功德和感戴張夫人戚宜芬支持丈夫的事業(yè)而建造的,當中還有個感人的故事。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古道開通后,南北交通大為改觀,梅嶺古道成了連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使當時的百里梅嶺古道一片繁榮。據(jù)史料記載,梅嶺古道“長亭短亭任駐足,十里五里供停驂,蟻施魚貫百貨集,肩摩踵接行人擔”。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古道的重要作用,使歷代官府都十分重視,不斷對古道進行修建,工程較大的要算明正統(tǒng)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雄知府鄭述用石砌古道,并在道旁補植松梅。隨著粵漢鐵路、雄余公路的開通,梅嶺古道完成了南北主要交通孔道的歷史使命。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梅嶺南粵雄關與古道
梅嶺南粵雄關

延伸閱讀: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梅嶺狀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