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黑龍江省 > 大興安嶺地區(qū) > 呼瑪縣旅游

冒煙山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冒煙山

呼瑪縣江段屬于黑龍江上游,因地質(zhì)情況等諸多原因,此江段地質(zhì)斷層較多,所以形成了多處奇山美景,察哈彥風(fēng)景區(qū)就是其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tài)旅游的好去處。

察哈彥,村名,黑龍江邊上的一個不足百戶人家的自然小村屯的名字,地理坐標北緯52°16',東經(jīng)126°23',行政區(qū)劃隸屬于呼瑪縣金山鄉(xiāng);察哈彥,山名,黑龍江邊上的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山峰的名字。察哈彥村因察哈彥山而得名,也因察哈彥山而聞名。

察哈彥風(fēng)景區(qū)為察哈彥半島,北起黑龍江第一險關(guān)迎門砬子,沿綿延5公里的察哈彥山,南至羊草溝六道灣一帶。此江段水道多曲折,山勢多奇峰,世間多傳說,江水忽而咆哮洶涌,忽而平穩(wěn)如鏡;此江段天然景色神奇宏偉,生態(tài)景點連綿集中,令人流連忘返,使人終生難忘。1857年6月8日,美國派赴阿穆爾河的商務(wù)代表柯林斯乘俄船在路過冒煙山時驚嘆“這是我們到目前為止所看到的最美麗的景色……這些黃沙懸崖的奇特風(fēng)光把我迷住了。我在沙灘上看到玉髓、紅玉髓和瑪瑙……這是一個很迷人的地方,風(fēng)景優(yōu)美極了,阿穆爾河蜿蜒曲折地沿著兩岸流去,郁郁蒼蒼的落葉松和松樹,襯托著赭黃的懸崖,這一切構(gòu)成了一幅動人的圖畫”。

察哈彥,明代稱萬山衛(wèi),清代稱察罕峰、察哈顏哈達,為蒙古語“白色山崖”之意,其地理位置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的地圖里就可以找到。清代屬黑龍江城(愛輝)副都統(tǒng)轄區(qū),《清史稿》記載駐有卡弁一員、兵三十人。1929年8月31日,蘇軍大船炮轟察哈彥,卡房被焚毀。

察哈彥山坐落在察哈彥村上游4公里的黑龍江對岸俄羅斯一側(cè),隔江目測其高度也就是在50米上下(1861年英國倫敦出版的拉文斯坦所著《俄國人在黑龍江》稱“察尕沿(Tsagayan),高達二百五十英尺”,如此換算下來約為76.2米),既算不上挺拔,也稱不上險峻,而令人感到震驚的是那綿延5公里長的呈弧狀形的山體橫斷面毫無遮攔地呈現(xiàn)在了人們的眼前,猶如巨大的壁畫矗立于江對岸.其各異的色彩,奇妙的構(gòu)圖,與江水遙相呼應(yīng),蔚為壯觀。這劈山走江的壯舉,大概為造山運動所致,又加之雨水年年沖刷,山體滑坡才使察哈彥山有了現(xiàn)在的模樣。

察哈彥山是一座充滿神奇的山,它的神奇色彩就在于它會冒煙,所以該山又被人們稱為冒煙山。據(jù)考證,冒煙山的冒煙歷史從17世紀就有了記載,在17世紀中葉,冒煙山周圍的天空,白天煙霧彌漫,夜間火光沖天。今天我們隔江望去,冒煙山裸露的山體就像被擠壓而成的千層餅,上部多為黃褐色,下部多為鉛白色,中間夾雜著兩三層黑灰色,那便是煤層,冒煙山的煙就源于該山山體中所含有的煤層,煤層遇氧后經(jīng)日曬自燃而生煙。山體中的煤層不是很厚,只有尺把寬,而且時斷時續(xù)的,但它那裊裊的煙氣,為察哈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察哈彥山是一座誕生英雄的山,它的英雄業(yè)績就在于有英雄察哈的壯舉在這里世代相傳。據(jù)說很久很久以前,在察哈彥山一帶,座座山峰都是夏季炎熱且短暫,冬季漫長而寒冷,而唯獨察哈彥山終年都是鳥語花香的溫暖季節(jié),勤勞善良的鄂溫克人就住在這座山上,過著幸?鞓返纳睿耗腥藗兏髟谔锢,莊稼一年可以有四次收獲;女人們燒飯或做菜,只需要在地上隨意挖個坑,呼呼的火苗就歡快地?zé)饋,并且燒出來的飯菜還特別地香。后來哥薩克人聽說了這件事,便乘著大船來搶這座寶山,勤勞善良的鄂溫克人不敵這些強悍的入侵者,只好四處流浪,開始了苦難的生活。但是鄂溫克人中的察哈酋長卻不甘心失敗,他抓住哥薩克酋長整整打了三天三夜,終于把哥薩克酋長按進了察哈彥的山里,并且用自己的身體死死地壓在他的身上,就這樣兩位酋長都戰(zhàn)死了。打那以后,察哈彥山就開始冒起了裊裊的青煙,并且還伴有熊熊的火焰,氣候也不再是那么溫暖宜人了。鄂溫克人都說,那是勇敢的察哈酋長因入侵者而氣得七竅生煙,怒火沖天。從此,人們經(jīng)過此地都會屈膝祭拜這位傳說中的勇敢的鄂溫克酋長察哈。

察哈彥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山,它的歷史悠久就在于很早以前它就被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典籍文獻。清代康熙末年的方式濟在《龍沙紀略》中就曾對它有過詳盡的描述。另據(jù)《黑龍江外記》記載:清初時,察哈彥山頭冒火生煙,而且勢頭很大,遠距數(shù)里,便見煙霧升騰,火光閃閃。透過以上兩則史料記載,我們足可以想象得出當(dāng)時的冒煙山冒火生煙之場面該有多么的熱烈,多么的壯觀。

上海老知青劉琪,1970年4月來呼瑪縣金山公社察哈彥生產(chǎn)大隊插隊,1978年9月考取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2年和2004年他又兩次重返察哈彥,他曾撰文回憶說:“江對過有座冒煙山。白天經(jīng)?梢钥吹缴奖陂g冒出縷縷白煙,煙大時還會彌漫到村子里來。有時夜晚還可以看到一團團火球,當(dāng)年在夏天的晚上我們甚至看到過如同火山巖漿般的通紅石流滾人江中的場面!薄斑^去白天經(jīng)?梢钥吹缴奖陂g冒出縷縷白煙,有時夜晚還可以看到一團團火球,F(xiàn)在煙沒有那么大了!保▌㈢鲬阎鴮Σ旃䦶┑臒o限熱愛和眷戀,為察哈彥的宣傳和發(fā)展作出了許多有意義的貢獻,在他創(chuàng)辦的網(wǎng)站《老知青劉琪的故事》上有許多關(guān)于察哈彥的精美照片和感人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錄欣賞,一定能幫助您更多地了解和全面認識察哈彥,網(wǎng)址是:www.geyanqi.com/liuqi。

極有可能是因為此山煤層還不夠厚,儲量還不夠多,自燃到一定程度便無煤可燃,而今綿延十里冒煙山,筆者去那日卻只有一處細煙裊裊,淡淡的白煙在黃褐色的山腰間隨風(fēng)飄舞,給這偌大恬靜的江灣平添了許多典雅莊重的氣氛。察哈彥山是冒煙的山,但它不是火山,因為火山的噴煙口在山頂部,而冒煙山的冒煙處是在山腰間,而且它的山體不是由任何巖體組成的,沒有火山礫,浮巖也沒有碎屑巖。但是由于一些人并沒有進行實地考察,所以到了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間便開始有了“察哈彥火山”的提法,乃至上個世紀80年代出版的黑龍江地圖中在察哈彥的地理位置上也做出了火山的標記。

在冒煙山對面的我方一側(cè),有大片的江灘可供游人賞玩:可以隔江觀賞神奇壯麗的冒煙山,可以隨處撿拾美麗有趣的鵝卵石,可以席地而坐海闊天空地神侃,可以野外聚餐,真可謂“酒不醉人人自醉,神仙山下自成仙”。

在冒煙山旅游觀光完畢,還可以乘坐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的機動船前往迎門砬子繼續(xù)旅行。

乘船逆流而上,過冒煙山的幾百米處便是風(fēng)景依然很美的四合彥。四合彥為一小島,呈三角形,在俄羅斯一側(cè)。四合彥的北端有四方巨石矗立于江邊。巨石以鉛白色為主色,中上部間有黑褐色,皆為裸露山石,基本上無植被覆蓋。四石相連,其形狀同中有異,其神韻端莊凝重,人們稱此四方巨石為“四大金剛”。

在佛教中有四位天神被稱為“四大天王”,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執(zhí)鞘;南方廣目天王:身青色,穿甲戴胄,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穿甲戴胃,左手執(zhí)鞘,右手把赤索;北方多聞天王:身金色.金甲胄,左手執(zhí)寶塔,右手執(zhí)三叉戟,腳踏三夜叉鬼”,四大天王各護天下。佛教中的這四大天王經(jīng)漢化后便成了中國羅漢堂中的“四大金剛”,成為“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化身。據(jù)清·霍灝《通俗篇》載:“寺內(nèi)四大金剛各執(zhí)一物,俗胃“風(fēng)調(diào)雨順”四字;執(zhí)劍者,風(fēng)也;執(zhí)琵琶者,調(diào)也;執(zhí)傘者,雨也;執(zhí)龍者,順也。幸運的四合彥有這樣四位天神在此佑護,預(yù)祝五谷豐登,企盼國泰民安,難怪這里的景色會這么美。

在冒煙山旅游完畢,游人也可以乘坐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的機動船前往下游去六道灣繼續(xù)旅行。這一江段水勢平緩,風(fēng)輕浪靜,游人可盡情地享受黑龍江上特有的清新的空氣,可仔細的觀賞兩岸連綿的青山綠樹,可認真地品味大界江所特有的魅力。乘船行至六道灣,你會看到黑龍江在這里乖乖地繞了一個大大的彎,很是有趣。如果從冒煙山乘汽車來六道灣,那要在羊草溝下車,然后登上崗頂眺望黑龍江,六道灣的彎便會盡收眼底,六道灣的彎也會變得更加真切。

在察哈彥村的北面有一溫泉從地下涌出,四季不斷,經(jīng)年不絕,而成一湖,名曰“轉(zhuǎn)水湖”,湖面很是寬闊,可垂釣,亦可蕩舟,更是拍攝風(fēng)光片的好地方。清晨的轉(zhuǎn)水湖上飄著輕紗般的薄霧,特別像羞澀又美麗的村姑;傍晚的轉(zhuǎn)水湖上映著夢幻般的夕陽,酷似清醇而深沉的佳釀。湖水的四周皆有綠樹環(huán)繞,是野鴨和丹頂鶴的快樂天堂。轉(zhuǎn)水湖是大山里的一面寶鏡,是察哈彥村民的共同至愛,也很值得游人們前去一看。

在察哈彥旅游觀光之余,您還可以帶一些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回去。在察哈彥村的特產(chǎn)當(dāng)中,那應(yīng)該首推村民們在深山密林里采摘回來的野生黑木耳了。在夏秋兩季,村里青壯年的男人們都會去山里采摘野生黑木耳,他們要走很遠的路,要吃住在山上,要忍受夏天的炎熱,要忍受秋夜的寒冷,還要忍受蚊蟲的叮咬和深山里的孤獨寂寞,很是辛苦;女人們在家照看孩子,每當(dāng)山外來了客人,她們便會兜售家里晾曬好了的野生木耳。大山里的村民們特別的能吃苦耐勞,也特別的善良淳樸,他們的木耳純天然,純綠色,分量足,價錢上當(dāng)然也要比城里集市上出售的同類木耳便宜很多。

野生黑木耳是生長在山林中的一種腐生菌,質(zhì)地脆嫩、鮮美,能吸收其他作料滋味,常與肉禽類炒食。黑木耳中含鐵量特別高,每百克干品含量比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芹菜要高出20多倍,比動物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出7倍,為各種食物中含鐵量之冠。黑木耳歷來都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山珍食品,特別是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黑木耳多糖具有抗衰老、抗糖尿病、抗肝炎、抗癌,并有增強人體生理活性的醫(yī)療保健作用,所以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

信息來源:呼瑪縣委、縣政府


>>白銀納民族風(fēng)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