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陌石板路位于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雍陌村鄭觀應故居后。該石板路建于清代。由鄭觀應父親鄭啟華捐資建成。現(xiàn)尚存長約800米,寬約3米,一條條石板路依著地勢緩緩延伸,串起條條街道、戶戶人家。俯身細看腳下的路,路面似乎承載不動太多逝去的舊事已有些凹陷,質(zhì)地堅硬的石料經(jīng)過長期的風雨侵蝕,慢慢磨去了當年的平整。斑駁的石板寫滿了古老的故事,它們或橫排、或豎排、或橫豎穿插,把路鋪得蜿蜿蜒蜒。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豎排著的石板。在四五條石板橫鋪下去后,為防止土層受擠壓造成路面凹陷,精明的筑路工們便在路兩邊將石板豎砌,“夾”住中間平鋪的石板,這樣就可以大大增強石板路的受壓能力;加上當時修路所用的花崗石又經(jīng)過精挑細選,因此石板路歷經(jīng)百多年風霜侵蝕仍能完好無損。
由石板路橫串起來的雍陌村很安靜,狗兒慵懶地閑蕩,幾位老人在路邊看著“冒昧”出現(xiàn)的記者,臉上有一絲驚訝,卻沒有太大在意。偶爾,街上經(jīng)過一兩位推著單車的村民,同樣的安靜,引不起一絲喧囂。
石板路兩旁散落著一座座老房子,其中已有不少被改建為嶄新的水泥房。這些老房子,皆有上百年的歷史,它們見證著雍陌的發(fā)展歷程,但始終無法抵御歲月風霜的無情,縱使外頭墻壁涂上石灰油,但整體的破落已是事實。然而,石板路的命運就不至于這么“殘酷”了。記得有人曾說過,石板路是市井人文最濃厚的體現(xiàn),它像是一個清瘦的老者,深沉而睿智。這句話,用在雍陌石板路身上,再貼切不過了。穿過深長幽遠的石板路,感覺腳上也帶著點歷史的厚重,百多年的歷史歲月啊,就是這樣無聲無息印在路上的,熟悉而陌生,偶然中有必然。
走在幽深的石板路上,鞋與石板有節(jié)奏地碰撞,或許這是心靈的對話。突然,細細的毛雨下得密起來,避在屋檐下迎目望去,石板路泛著光,感覺油油的,潤潤的,在密雨中散發(fā)著一股古樸的質(zhì)感。石板一塊緊貼一塊,相互依偎,仿佛以某種血緣連接成一首古老的歌謠。石板縫里的青苔不甘寂寞地爬上來,沾著晶瑩的雨滴,別樣書寫著古樸的民風與生活。
在這詩意的雍陌石板路上懷舊尋古,或探尋文化,像是在品讀一篇飄逸恬靜的散文,像是在欣賞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更是走進了一道屬于城鄉(xiāng)建筑藝術(shù)范疇的古樸風景。
雍陌村:雍陌村民委員會(YōngmòCūnmínWěiyuánhuì)在三鄉(xiāng)鎮(zhèn)政府東北3.8公里處。轄2個自然村,駐地雍陌村,故名。1949年前后屬東桂鄉(xiāng);1953年析出,稱雍陌鄉(xiāng)。1958年分為雍一~三3個大隊;1963年合并,稱雍陌大隊。1983年復稱鄉(xiāng)。1986年12月改稱今名,耕地4694畝;主產(chǎn)稻谷,次為花生和蔬菜。有針織廠等。還有小學和衛(wèi)生站。鎮(zhèn)辦博愛中…… 雍陌村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