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村(xinchangcun)位于水尾鎮(zhèn)西南,鎮(zhèn)政府駐地周圍。村委會駐水尾,以其別稱新場得名。東西而面食丘陵,西北二面是坪沖。全村18個村民組,797戶3051人,其中侗族1033人,苗族213人,余位漢族?偯娣e10.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28畝,其中田1617畝,主產(chǎn)稻谷、油菜。境內(nèi)有公路,通岑鞏、玉屏。水尾:水尾區(qū)公所、鎮(zhèn)人民政府、新場村委會駐地。在水尾鎮(zhèn)南面,西南距縣城25公里,公路51公里。水尾系古名,始于何年無考。《府志》記載:“水尾在龍鰲(今駕鰲)里,春秋之間,望其發(fā)水,以滋灌溉。”查水尾西南3華里處的高巖沖地下冒水,形成小溪,流經(jīng)新場、大樹林、馬家寨、駕鰲4村注入爛縟河,沿途灌溉面積約8000畝,因?qū)佘噳魏又Я鞯囊惶幇l(fā)源地,水的尾頭,故名水尾。又因南面3華里有玉屏縣朱家場,開場時間早于水尾,俗稱“老場”,水尾與之對稱,別名“新場”。鎮(zhèn)內(nèi)有一條街,長約700米,街路合用,通玉屏、岑鞏,逢農(nóng)歷二、七趕場。趕場人來自岑鞏、玉屏銅仁、新晃等縣,是岑鞏最興旺的集市之一。房屋建筑以磚混結(jié)構(gòu)居多,間有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人口550人,漢侗苗族雜居。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408人,分前街、中街、下街、后街,共有耕地420畝,主產(chǎn)稻谷,盛產(chǎn)油菜。(前街39戶、153人;中街26戶、103人;后街50戶、207人;下街29戶、87人)。高巖沖(gaoyanchong)在水尾西南1.5公里,與玉屏接壤。村兩邊是高巖,巖腳地下冒水形成水井,順著沖溝流出,形成小溪,故名。它屬車壩河支流的一處尾頭,是水尾命名的依據(jù),64戶,人口259人,分局新場村、龍井、高規(guī),三地繞一個小坡,呈圓形。耕地172畝。董家坪(dongjiaping)在水尾東南1公里,與玉屏縣接壤,聚落條狀,與白巖塘合組,侗族聚居,71戶,277人,耕地212畝。產(chǎn)柿子。(白巖塘28戶、116人)大龍洞(dalongdong)在水尾東北1公里。村邊有山洞,下雨發(fā)水,故名。聚落條狀,苗侗組雜居,41戶,158人,耕地138畝。麻栗垴(malinao)在水尾東北1公里,村邊原是麻栗坡,故名。聚落條狀,苗侗組雜居,36戶,人口130人,耕地91畝。太平橋(taipingqiao)在水尾北0.5公里,以村邊小石橋得名,聚落條狀,與廟灣合組,通鄉(xiāng)村公路。22戶,人口85人。廟灣(miaowan)在水尾北0.5公里,山灣建村,村邊原有廟,故名。聚落點狀,與太平橋合組,37戶,共143人,耕地185畝,產(chǎn)柿子。楊家沖(yangjiachong)在水尾西北1.5公里,姓氏得名,聚落塊狀,69戶,234人,耕地214畝,產(chǎn)柿子。上劉家坪(liujiaping)在水尾西2.5公里,與天星鄉(xiāng)接壤。位置比下劉家坪高,又名上劉家坪,聚落塊狀,73戶,292人。耕地214畝,產(chǎn)柿子、梨子。通公路。下劉家坪(xialiujiaping)在水尾西1公里。位置比劉家坪低,故名。聚落塊狀,18戶,63人,耕地58畝。通公路。新田灣(xintianwan)在水尾西0.5公路。村前有新田,故名。侗漢組雜居,43戶,149人,分居新場村及雷家,中以公路相隔。奮斗89畝。上半山(shangbanshan)在水尾西約0.5公里。有沖溝將山分成兩半,南面較高名上半山,北面較低名下半山。聚落條狀,分上半山、蠟樹灣、老屋場3個組,侗漢種族雜居,78戶,人口297人.耕地266畝。通公路。(上半山30戶、108人;蠟樹灣26戶、110人;老屋場22戶、110人)下半山(xiabanshan)在水尾西北約0.5公里。聚落塊狀,分下半山一、二和馬路邊3個組,侗漢苗族雜居,101戶,共414人。耕地259畝。(下半山一組36戶、139人;下半山二組34戶、137人;馬路邊31戶、1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