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福州市 > 永泰縣 > 梧桐鎮(zhèn) > 埔埕村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梧桐鎮(zhèn)埔埕村概況

[移動版]

埔埕村系福州市永泰縣梧桐鎮(zhèn)行政村,位于永泰縣西北部(大樟溪中游)203省道通過我村,東與赤錫鄉(xiāng)接壤,距縣城25公里,西與中埕村相鄰、南與仙游交界,北與湯埕村隔溪相望。村落面積21平方公里,現(xiàn)全村人口達2034人,600多戶,轄有3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

[村風村貌]埔埕村境地,南靠鐵卷山麓,北與五虎山隔溪相望,樟溪水養(yǎng)一方人,今日的埔埕村呈現(xiàn)出一派安定祥和的繁榮景象,新式樓房隨處可見,電視普及、電話程控,學校完善。

[歷史人文]埔埕村舊屬永?h管轄,舊稱永?h十六都埔埕鄉(xiāng)(今永泰縣埔埕村)埔埕村現(xiàn)今居住著林、陳、鄭、汪四姓族人,人口最多的林姓族人,林姓祖先是商朝皇族人,昔商王子比干,遭紂不道,剖心而死,夫人陳氏、娠方三月,逃于長林山石室中生男泉。周武王賜姓林,林氏始祖祿公公元807年定居福州,后裔圣意公適居久波境(現(xiàn)今埔埕村)定居,繁衍子孫,相傳不息。

[名勝古跡]埔埕渡頭,乘渡船西北向蕩槳上瀨百多米,有一布滿苔蘚三臨水崖壁,崖腳壁石深沒綠水潭中,崖壁上方刻著“龍津”二字,仰首赫然在目。當年石匠著力雕刻,故字跡蒼勁有力“入石三分”,手筆工整嚴謹,蘊涵龍飛鳳舞氣勢,雖經(jīng)漫長歲月剝蝕,依然存留完好,是埔埕前身“龍津”境考證之一。

界石附近,溪水中有一突而露的鵝卵石玲瓏小島(鄉(xiāng)人稱之為“淳”,音“洞”)夏令時節(jié),那是孩童淌水摸螺、嬉戲游耍,青壯年村民出水搏浪,解暑休閑的好去處。

境內(nèi)村中央,有一人工挖掘的“蓮塘”,方圓約十畝,塘田常年蓄水充足,村民用以專門防止意外火災(zāi)。同時又能抗旱灌溉田地。

井兜厝因屋前有一古井而得名,經(jīng)考察,古井建于南宋丙午年間(公元1186年)距今有820年歷史;井旁有一矮墩(蘑菇狀)洗衣石槽,臼沿上刻著“慶元二年造”字樣,說明此槽造于公元1196年,該水井用花崗巖石條圈砌而成,井口成六邊形狀,因經(jīng)歷悠久,井沿光滑異常。又因“吊桶”繩索長年磨擦井沿,故有凹陷寸許之條紋痕跡,井口直徑三尺多,周圍長約九尺三,井深四丈八尺左右,入夏,井水冰涼清爽,滋潤生津,寒冬溫馨宜人,沁人心脾。

圣公巖在鐵券山崖,崖上懸一石如刀削,狀如片瓦手伸,巖下蔭涼非常,酷暑天竟不寒而粟,現(xiàn)今廟宇重修,美麗壯觀,站在走廊平臺邊沿,真有置身世外之感,有游客即興朗聲吟唱曰“臺上洞涼身納涼,崖下鳥飛人欲飛”。

樟溪對岸五虎山頂有“和尚巖”,挨近“和尚腳跟”有“尼姑巖”。兩個景致酷似和尚、尼姑。其間有一段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民間桃色傳說。

[物產(chǎn)經(jīng)濟]埔埕境地屬環(huán)球太平洋火山活動帶組成部分,中生代火山活動十分頻繁,境內(nèi)陽光電站附近河床,長尾埕鳥田下地殼等處有溫泉,現(xiàn)今辦起了水產(chǎn)養(yǎng)殖場,產(chǎn)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埔埕也是李果、青梅的盛產(chǎn)地,李果加工品“嘉應(yīng)子”馳名中外。